由冰島國家能源局、國土資源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主辦的亞洲地熱直接利用國際研討會在津舉行,有來自冰島、德國、瑞士和波蘭的國際專家,印度、伊朗、約旦、韓國和蒙古等亞洲國家的地質、能源和環境管理和技術部門的有關負責人,以及國內有豐富地熱資源的省、自治區的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和勘查單位的有關負責同志參加,并就世界范圍和亞洲地區包括中國天津地熱資源及其利用、管理、城市規劃及地熱發展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討。
天津市人大副主任李潤蘭參加會議并表示,多年來天津市地熱資源的開發利用與國際合作密切,先后得到聯合國開發署和冰島、意大利、法國等國家的資金和技術援助,聯合國大學冰島地熱培訓項目先后為天津培養了近20名技術人才,目前他們都活躍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成為天津地熱勘查、開發和管理工作的技術骨干,為天津地熱開發利用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此次研討會選在天津召開我們非常榮幸,相信研討會的召開對于進一步推進我市地熱開發利用和管理工作,加強中國在地熱開發利用領域的國際合作,推動亞洲地熱資源開發利用等方面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國土資源部地質環境司司長姜建軍指出,召開亞洲地熱資源直接利用國際研討會,共同探討和交流地熱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問題,這對于高效利用清潔能源、節能減排、促進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以這個研討會為良好開端,必將進一步加強中國在地熱開發領域的國際合作,推進中國和亞洲地熱開發和管理工作,不斷增強創新能力。
中國是一個人口眾多,能源資源相對不足的發展中國家,特別是當前我國正處于城鎮化、工業化加快發展的時期,使我們面臨著資源與環境雙重壓力的嚴峻挑戰。中國政府致力于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把保護環境、節約資源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任務。為完成這項艱巨的任務,我們提出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大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發展清潔、可再生能源,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并取得初步成效。
地熱資源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具有清潔、環保、資源豐富等優勢,與其他可再生能源相比,又有分布穩定、無需轉換可直接利用、不受天氣狀況影響等優勢。因此,開發利用地熱資源必然成為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途徑。
中國是世界上地熱資源儲量豐富的國家之一,尤其是中低溫地熱資源。據估算中國主要沉積盆地儲存的地熱能量為736億億千焦耳,相當于標準煤2500億噸。全國地熱可開采資源量為每年68億立方米,所含地熱量為973萬億前焦耳,折合每年3284萬噸標準煤的發電量。
天津市地處我國華北平原東北部,東鄰渤海,北依燕山,蘊藏著豐富的地熱資源。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在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先生的倡導下,經過三十年的不懈努力,積累了豐富的地熱地質資料,基本掌握了天津市地熱賦存規律及分布特征。
天津地熱以其儲量大、品質優、好利用等優勢,成為促進天津經濟發展和改善城市環境質量不可多得的清潔能源。隨著石油、煤炭等能源的緊缺,價格不斷上漲,地熱資源的優勢日益突顯,地熱資源的需求也不斷增長。天津市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在地熱資源管理工作中,大力推廣運用新技術、新工藝,不斷提高地熱資源利用率,推進地熱資源開發向集約高效、循環利用方向發展,充分發揮地熱資源在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中的重要作用。
2007年天津市地熱開發供熱面積約1200萬平方米,居民生活用水約10萬戶,天津地熱資源勘查及開發利用及管理程度均居全國前列。
目前,中國地熱資源開發利用已初具規模,年利用地熱能為100億千瓦時,并且地熱開發利用量以每年近10%的速度增長。已經基本形成以西藏羊八井為代表的地熱發電、以天津和西安為代表的地熱供暖、東南沿海為代表的療養與旅游和以華北平原為代表的種植和養殖的開發利用格局。但我國地熱在能源結構中占的比例還很小。因此,加快地熱資源開發利用的速度和步伐勢在必行。今后國土資源部門將繼續加強地熱資源的勘查評價工作,向社會提供地質資料信息服務,以降低市場投資風險。加強立法和統籌規劃管理,規范市場行為,加強地質環境保護的監督。同時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學習國外先進的技術和經驗,促進我國地熱資源開發利用健康、有序、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