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歡迎大家來到我們今天的會議,現在開始開會,我們做一個全世界風機的展望,以及我們的優勢在哪兒?以及我們的方向在哪兒?和我一起主持會議的是秦海巖,他是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委員會秘書長。我是全球風能理事會秘書長Steven Sawyer。
秦海巖:大家下午好!首先我想請來自GH伙伴有限公司總裁,Andrew Garrard就國際上能發展的趨勢做一個介紹。
Andrew Garrard:非常感謝大家,94年的一次風能大會,當時是有200人,只有5個人是來自于中國以外的,但是現在我們看到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必須要說我們現在這個行業,而且中國也是最令人興奮的一個市場,可以實現風電的進一步發展,但是我不會只談中國,我需要談一談國際視角,關于技術問題的國際視角,首先我要簡單介紹一下我們的背景情況。
我們看到的隨著時間的發展,我們首先可以看到有這么幾個趨勢,一個就是風機的尺寸是越來越大了,對于海風機來說也是如此,但是增長的速度比較慢,還有陸上的風機,大概在3到4兆瓦,但是現在很多還是1到2兆瓦,因為現在在很多地方1到2兆瓦的風機是比較容易獲得的。對我們來說這些風機將會在規模的方面比較穩定,在質量方面會有進一步的提高,我也同意企業家論壇進行的討論,也就是1兆瓦以下的市場在今后將會實現比較平穩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到,這是一個直徑為12米600千瓦的一個風機,它是現在的海上風機發展的規模,下面的PPT還沒有翻譯成中文,但是對于講英文的人來說,我們可以表示驚訝,就是在人們意外的時候,經常會有這么一個表示。還有我們要問一問機器的自由配置尺寸是多大?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必須要看看每瓦的成本,我們可以看到很難去確定最低成本是多少,所以當我們改變自己的假設來劃一下曲線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大概是在30到100米。我覺得我們不應該再進一步的增加風機的尺寸,而是說要進一步提高風機的質量,也就是說要越來越好,而不只是越來越大,基本上我們現在所有的在工程上面的精力都是用于進一步拓展風機的規模,現在是我們應該停下來考慮質量的問題,這對于我們整個行業來說都非常重要,這也是中國的風機制造商應當思考的一個問題,要考慮是不是真的需要大的風機?為什么要建大的風機?是不是因為其他人都建了大的風機還是說大的風機可以在甘肅或者內蒙生產比較低廉的電力?我想這些問題都是應該由大家去思考的。
另外我們看看我們現在已經有了大型的風機,這個風機并不是最大的,但是現在以后達到了5到6兆瓦這樣一個規模,我們很難看到這個人的手,你可以看到這個人手放到風機的一個比例就可以明白這個風機的規模有多大,而且它轉起來相當于兩個足球場,我在這個行業已經做了很多年,我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它的直徑是120米,但是如果對大家來說要知道這120米的直徑意味著什么呢?就意味著這是一個龐然大物,對我們這些工程師來說,可能對于外行人來說都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發展。我們看一看技術發展的情況,在一開始它的形勢是比較簡單的,我稱之為單層的固定速度的以及有齒輪箱的風機,那么它一開始是農機具行業就可以生產,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就出現了不同的組裝配置,對任何的風機都可能會有不同的裝配,而且不同的制造商也可以根據不同的時點來生產不同配置的風機,我們在這里看到的一個趨勢就是朝右下角的方向發展,就是5齒輪箱,待會兒大家可能也會有一些問題,現在我們達成了一個一致意見,在第二組有齒輪箱,還有一定的速度控制,就是多速度的控制,但是實際上我們也是有著不同的意見的,可能在比較成熟的生產商那里,通常來講塔頂的重量相對于V907型的比例,V907現在有100臺,我們可以看一下這個直驅的大概是120,有齒輪箱的大概是150,相當于它的150%,這是塔頂重量和V907的比例,我們可以看一看這個能源發電是不是廉價的?實際上如果塔型太重的話實際上并不廉價,對于我們來說這只是回答了問題的一部分,實際上我們還要看一下這個控制系統,在以前我們提到過它是一個被動的控制系統,就是說,沒有控制直到出現制動,但是隨著時間的變化,出現了一些新的進展,比如說有了變槳,變速機組,出現了電腦,電腦可以控制,首先引入的是變槳控制,之后還有電力電子還有塔架的控制,現在風機就可以在不同的情況下運行,隨著時間的發展有越來越多的信號和控制系統被引入進來,我們可以測量一下葉片的載荷,而且還可以測量葉片的槳距,當然是一個一個去測,而且葉片的槳角距可以用來減少葉片的載荷,我們通過這種研究減少了葉片的疲勞載荷,維斯塔斯就根據這個原理進行了風機還有葉片的改進,所以現在我們就改變了這個想法,就是說輕的葉片可能會比較便宜,但是我們要想一想自己是不是需要這種價廉,但是重量比較輕的葉片呢?也就是說,我們是不是要從拖拉機實現向直升機的轉變,過去25年的時間我們就看到出現了這樣的變化,我把這種轉變的過程稱之為目前風機傳動鏈的爭斗,因為大家總是對于風機的重量還有風機速度的變化會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在驅動內部實際上是出現了很多的變化,不像外表總是一樣的,我們看到75%的世界上的風機都和這個比較相似,也就是說有雙感應發電機還有齒輪箱,從外面來看這是一種直驅性的沒有齒輪箱的風級,我們覺得這個可能是一種更為簡單的組裝方式,可以直接裝上電子風機能,另外還有各種復合型的風機,就是丹麥的一種,我說的復合的意思就是既不是高速也不是低速,大概是有1到2個齒輪箱,只能是一個中速的發電機,我們是有比較傳統的,還有比較激進的兩種風機是在上面,下面是比較綜合性的一種復合型的風機,但是哪一種更好呢?現在還沒有確定的答案,而且也是我們要進行研究的主要領域。但是我想有一種趨勢就是我們必然要使用泳池發電機,以前泳池發電機的供應不足,而且在中國,中國的泳池發電機的供應是非常強有力的,而且一直以來都是主要的泳池發電機的供應商,另外還有全功率變流,這也是必須的,因為它要把從不同頻率的電流轉變成為固定頻率,要適應不同電流大小的電流轉換,而且現在電流轉換的成本更低了,所以全功率的變流是一個大的趨勢。
風能 風能發電 風能與動力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