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環保裝備產業整體仍將保持20%以上的增長勢頭;國家和社會的資金支持同比也將有較大增長。
工信部3月14日在其官網表示,受宏觀層面國家政策的影響,今年環保裝備產業整體仍將保持20%以上的增長勢頭;國家和社會的資金支持同比也將有較大增長。
其中,水污染治理、脫硝設備、垃圾處置設備、污泥處置設備等細分領域有較大的增長空間。受PM2.5以及環境約束指標提標的影響,大氣污染領域的環境監測儀器儀表也將快速增長。
另一方面,受歐美債務危機影響,全球經濟持續低迷,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各國振興制造業的熱情高漲。國內企業對出口獲利前景擔憂,環保裝備制造業出口增長勢頭將有所減緩,但不會出現大起大落的情況。
此外,隨著國家《環保“十二五”規劃》與一批新的環境污染排放標準的推出,環境污染專用設備進口會有所增加。其中,成套設備進口增長幅度不會太大;而高技術含量的單機、環保材料藥劑、關鍵零部件會有較大的增幅。為應對“提標”,各企業新技術新產品將大幅涌現,新產品貢獻率增長值得期待。
環保部與各省及部分央企簽署減排目標責任書,涉及總計5561個工程減排項目,所帶來的投資機會有望在2013年釋放,而參與其中的各個項目設備提供、工程建設及運營的公司或將率先受益。
據工信部對779家規模以上環保裝備制造企業進行的統計,2011年完成工業總產值1304.59億元,同比增長31.64%;工業銷售值1268.86億元,同比增長31.09%。產銷率97.26%。
同期,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7.53%,同比增長0.3個百分點;出口交貨值50.77億元,同比增長25.66%。固定資產計劃投資746億,同比增長33.34%;當年新增固定資產239億,同比增長36.68%。企事業資金投入359億,同比增長48.41%。虧損企業68家,虧損面8.72%,同比增長1.67%個百分點。
工信部據此指出,環保裝備產業經濟增長強勁的同時伴隨而來的經營成本的持續增長,高投入、低產出的格局依然沒有改變,盈利水平雖有增長,但總體水平依然較低。
一些骨干企業除核心部件自己生產外,外協加工比例日益增大。但伴隨外協中小企業原材料漲價、流動資金短缺,勞動力成本上升帶來的問題,導致一些企業生產能力和產品質量受到影響。
2011年的環保裝備制造行業固定資產投資,主要是圍繞著企業的自身建設進行。雖然國家今年以來已有多個支持環保裝備的政策出臺,但落實的資金支持不論是從國家層面還是社會層面依然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