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太原12月9日電(任麗娜)企業排污必須付出經濟代價,排污少可賺錢,排污多可用錢買排污指標,山西應用環保物聯網技術,欲將排污權交易市場化運作在全省范圍內推廣。
山西省環保廳今日發布消息稱,擬從2011年在全省范圍內開展全行業和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學需氧量和氨氮四項污染物排污權交易。據了解,山西省獲得國家財政部支持相關工作經費3500萬元人民幣。
據山西省環保官員介紹,中國“十二五”環保考核指標,將在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2項污染物約束性指標基礎上,再增加氮氧化物和氨氮2項考核指標。資源大省山西,除行政手段外,污染減排必須尋求新的出路,開展排污權交易市場化運作正好切合當前形勢。
山西省環保廳廳長劉向東稱,山西省已被列為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國家試點,已批準成立正處級事業編制的山西省排污權交易中心,擬從2011年全面開展排污權有償交易。
據悉,山西應用環保物聯網技術,在全省756家重點排污企業和省市兩級平臺建成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聯網廢氣監控點1023個、廢水監控點586個。2011年,山西將推動排污交易企業安裝“刷卡式”總量控制儀,并與自動監控系統連接。同時,對電力行業安裝脫硫電價計量監控系統。
環保專家稱,排污權有償交易可將環境資源配置最優化,以價格機制刺激企業進行節能減排,是對污染總量控制最有效的手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