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872年,美國就建立了首個國家公園黃石公園。羅斯福總統參觀大峽谷國家公園的時候,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歲月雕琢了它(大峽谷)而人類只能破壞它。你能做的事情就是為你的孩子、孩子的孩子和所有后來人保存它。”在許多公園的宣傳資料里,future generation(子孫后代)一詞被反復提及。也正是基于這樣的共識,盡管南伊利諾伊州是全美煤礦資源最豐富的地方之一,但法律仍然不允許開采,因為怕沒有成熟的技術,過早消耗了資源,污染了環境。
我在芝加哥所住的公寓不遠處就是五大湖之一的密歇根湖,五萬多平方公里的湖面如同大海。
芝加哥是全美綠化最好的城市之一。密歇根湖周邊的綠道非常成規模,還建起了165英里的自行車道。市政府大力推行“綠屋頂”,15年來建造的綠屋頂數量北美第一,市政廳帶頭搞了漂亮的綠屋頂。戴利市長是第一個在美國市長環境保護會議協議上簽字的市長。官方的宣傳資料不僅僅強調環保的意義,更強調可以刺激經濟,創造就業。
芝加哥氣候保護計劃包括26個減輕溫室氣體的行動和9個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首要目標是到2020年減排25%到1990年以下的水平。因為推行高效能建筑,政府鼓勵房屋翻新。但對于私人房屋,政府人員只能去敲門游說,希望他們加入。因為這筆費用還是要由家庭承擔的。收入不高的家庭如果要參加,可以拿到較低利息的貸款。我們也問到垃圾處理問題,回答是因為地方比較廣闊,美國現在還是填充為主。
雖然政府在有意識地推廣環保,但另一方面又可以看到,馬路上的路燈終日長明,陽光強烈的大白天也明晃晃地開著。我問過很多美國人,他們甚至都沒有注意過!在超市里,塑料袋你想要多少給多少,一分錢不用收!到處推銷環保理念,規定了細致條文,連一塊石頭都不能帶出國家公園的是美國,另一方面,以低廉的價格從別國進口他們想要享受的一切,消耗最多資源,制造最多溫室氣體并且拒絕在《京都議定書》簽字的也還是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