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京記者 樊江洪 洪俊杰
第二屆中美清潔能源務實合作戰略論壇將于18日和19日在美國華盛頓舉行。論壇主題定為“未來十年中美關系”,希冀通過兩國政學商各界的交流溝通,評估中美能源領域的合作現狀,為深化未來合作謀篇布局。
能源合作多層次
中美能源合作由來已久。上世紀80年代在化石能源領域就展開合作,90年代在核能、核聚變領域確定了合作項目。20多年來,雙方企業、研究機構在工業節能、電動汽車、風能、太陽能、地源熱泵等領域有很多合作成果。
當前,中美兩國攜手進行清潔能源領域的務實合作,不僅是建構21世紀兩國“積極、合作、全面”關系的重要方面,而且能夠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挑戰、實現可持續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我國“十二五”規劃建議中明確提出,“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調整能源消費結構,增加非化石能源比重”,而新能源已被確定為重點培育的新興戰略性產業之一。在美國,奧巴馬入主白宮伊始,就把能源與氣候變化問題列為其施政的三大重點之一。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華盛頓更把以清潔能源為代表的綠色技術作為促進經濟增長、創造就業的根本途徑。迄今為止,中美在政府間簽署的關于能源領域的協議、備忘錄和意向超過百個。
在傳統能源領域,中美也有利益契合點。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國創會)副會長、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周大地表示,中美都是世界上煤炭用量大國,如何使這一化石能源在追求低碳經濟中發揮良好作用,是兩國共同面對的挑戰和一個合作方向。
力求“知行合一”
本屆中美清潔能源務實合作戰略論壇因其層次高、內容廣、成果豐而廣受矚目。
層次高,此次論壇安排在胡錦濤主席訪美期間舉行,凸顯出兩國對論壇的重視。據悉,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長萬鋼,國創會會長鄭必堅以及發改委、商務部、能源局主要官員,中投、中核、國電、神華、國家電網的高管都將出席和發表演講。而美方,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能源部長朱棣文、商務部長駱家輝以及美國電力、西屋電氣、杜克能源、GE的董事長和CEO等將出席和發表演講。
內容廣,本屆論壇既具有戰略研究的高度,也有務實合作的特點。在明晰對方在清潔能源領域戰略構想的同時,中美雙方將進一步促成兩國企業、地區以及研究機構之間開展務實合作。論壇舉辦期間,美國將有50多位對中國有投資意向的州長市長蒞會,與中國企業和研究機構商討合作事宜。可以說,“知行合一”是本屆論壇的一大特色。
成果豐,據悉屆時將舉行中美清潔能源研究中心成果發布會,公布3至4個重量級合作項目。中美還將簽署一系列清潔能源合作協議,包括12至13個企業間的協議和3至4個政府間的協議。此外,兩國將建立中美可再生能源合作促進中心。國務院參事、中國可再生能源協會理事長石定環認為,中美在可再生能源領域合作范圍越來越廣,基本覆蓋了這一領域的全部產業鏈,雙方急需建立起長效合作機制。中心建立后,將有專門隊伍推動信息交流、人才培養、籌融資等工作。
三大領域受青睞
清潔能源技術種類紛繁,本屆論壇設三個專業領域分論壇,將就核能技術、清潔煤技術以及可再生能源技術發展進行閉門研討。
中美在核電領域合作成果頗豐。中國核電市場廣闊,美國在核電技術研發、建造以及運行管理方面經驗豐富。據中核公司人士介紹,中美正在華共建世界首批4臺AP1000核電機組,美國西屋公司向中方轉讓AP1000技術,使這一第四代核電技術第一次由圖紙變為現實。未來兩國將擴大深化在設備制造、核燃料循環、運行服務、軟件開發等領域的合作。
在清潔煤技術合作方面,中美可在煤炭的高效開采、煤炭的潔凈發電、煤炭的清潔轉化、碳化的處理和二氧化碳的捕捉等四個方面進行合作。
至于可再生能源合作,中美目前在風能、太陽能、地源熱泵等領域有眾多合作,美國通用、杜邦等公司在華開發了眾多項目,支持中國綠色能源發展。美國是世界上風電裝機最多的國家,中國風電裝機發展迅猛,今年將趕上美國,合作有共同點。
需要指出的是,中美技術合作不是單向的輸入輸出。周大地表示,中國近年來經濟發展迅速。雖然美國還是主要的技術輸出方,但從制造能力與一些先進技術設施研發來看,中國正在趕超,比如智能電網技術等,中國就走在世界前列。所以,經過多年合作,雙方正逐步走向共同應對挑戰、共同開發、相互借鑒,相信在清潔能源領域合作空間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