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哥本哈根時代,低碳環保問題炙手可熱。近日,由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和國際節能環保協會(IEEPA)共同主辦的第四屆世界環保大會在中國青島如期舉行,來自世界各國的眾多政府官員、經濟學家、行業專家及商界領袖等與會,就“經濟轉型與發展中的低碳使命”議題展開深入探討。
據了解,世界環保大會源于2008年開始的全球“綠色新政”,在世界低碳環保領域享有極高聲譽。大會重要議題之一就是頒發“國際碳金獎”——即在聯合國和專業性國際組織評定下的“以低碳理念履行社會價值的最佳表現者”,伊利集團憑借綠色產業鏈發展模式脫穎而出斬獲該獎。
后哥本哈根時代引領低碳經濟新趨勢
本屆大會公示的“國際碳金獎”參評企業近百家,其中包括寶潔公司、聯想集團、安利公司、歐萊雅中國、強生中國等國內外知名企業。
據介紹,“國際碳金獎”的評選,主辦方以“低碳戰略、應用實踐、社會價值”三個緯度和“基本要素、創新優勢、可持續力量”三個經度為標準,建立了全面和立體的評估體系,而大會“國際碳金獎”評委一致認為,伊利集團首倡的綠色產業鏈發展模式成就了生態環保杰出表現。“伊利的綠色產業鏈提倡并促進整個產業鏈上各個環節發展綠色經濟,以改變中國人民的生產及生活習慣,同時也引領整個行業走上綠色可持續發展道路。” 評委會委員、世界生態學家、國際節能環保協會國際委員華納·克里斯蒂的評價代表了評委會的意見。
世界矚目中國環保杰出表現
據悉,本屆世界環保大會就“低碳發展模式與中國機遇、碳市場、節能環保產業”等多個熱點問題展開探討,而伊利“綠色產業鏈”的環保表現受到與會者高度關注。
與會環保專家表示,乳業涵蓋了一個完整的生態鏈條,縱貫農業、工業與商業,涉及眾多的養殖戶家庭、生產企業及消費者,伊利這一鏈條上貢獻了很好的經驗和見解,尤其是伊利的綠色產業鏈“以行動的價值、引領的作用、榜樣的形象”推動了中國乳業的發展向生態回歸,而這個借鑒意義是可以推廣到其它行業中去的。
事實上,伊利是國內最早倡導并實踐綠色發展的乳品企業,早在2005年達沃斯論壇上,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就首次提出“綠色領導力”概念。經過多年的綠色發展實踐,伊利集團已經形成一套貫穿企業理念、奶源、生產、物流及銷售等五大方面的綠色生態價值鏈。(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