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李曉萍、張藍戈):2011中國國際礦業大會正在天津舉行。作為礦產品生產和消費大國,中國未來對礦產資源需求剛性上升,資源環境約束更加凸顯。出席會議的中國政府官員表示,要采取多種措施增強礦產資源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保障能力,中國歡迎國外礦業企業投資中國礦業,也鼓勵有條件的中國礦業企業積極參與礦產資源國際合作。
中國國際礦業大會自2009年開始舉辦。在中國礦產品產量和消費量持續快速增長的背景下,為期三天的會議吸引了來自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800多名礦業企業、金融機構代表和政府官員參加。
中國國土資源部部長徐紹史認為,今后五年,工業化、城市化和農業現代化同步快速推進將促使礦產資源需求剛性上升,資源環境約束更加凸顯,必須采取多種措施增強礦產資源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保障能力。其中,節約優先戰略和找礦突破戰略將是重要內容:“我們要積極推進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實施以企業為主體的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示范工程,積極推廣節約與綜合利用高新技術。我們將加大基礎地質調查和重要礦產勘查力度,形成一批重要礦產資源資源戰略接續區,為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提供有利的資源保障和產業支撐。”
中國已成為礦產品生產和消費大國,煤炭、鋼、10種有色金屬以及水泥等產品產量和消費量均居世界第一位。目前,中國已經與澳大利亞、巴西、加拿大等重點資源國建立了一系列雙邊合作機制。出席大會的澳大利亞資源能源旅游部長馬丁·弗格森說,澳大利亞將繼續和中國建立長期的采礦雙邊關系,并共同研發清潔能源技術。“過去很多年以來,我們一直在向中國提供礦產資源,來滿足中國不斷增長的經濟發展需求,中國市場對澳大利亞能源領域來說是重要的市場。澳大利亞是全球采礦技術和采礦安全實踐領先的國家,希望繼續與中國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分享我們的一些專長,包括開發清潔煤炭技術,這對兩個國家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
資源領域也是中國企業對外投資的重點。截止2010年底,中國采礦業對外直接投資存量447億美元。今年1至9月,中國采礦業對外直接投資69億美元,占同期中國對外直接投資額的15%,大型境外投資項目也多數集中在資源領域。
中國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表示,中國資源需求量大,多種重要礦產品國內供應能力不足,重要能礦資源對外依存度較高。中國在加快國內礦業發展、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同時,鼓勵有條件的中國企業開展境外資源領域投資,并按照國際通行做法,為企業境外投資創造條件:“近年來,國家發改委和有關部門陸續出臺了一系列對外投資的國別和產業政策,對企業開展境外投資給予積極引導。國家發改委正會同有關部門積極研究制定境外投資條例,為企業開展境外投資提供法律保障。繼續鼓勵國內銀行在完善風險防控機制的同時,擴大對境外投資信貸支持力度,發揮保險機構作用,增強企業境外資源投資的抗風險能力。我們將進一步完善促進企業境外投資的財稅政策,對重點資源投資項目進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