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結束的第八屆國際住宅博覽會上,一座面積僅6平方米的光電小屋吸引了眾多參觀者的目光。屋內的太陽能燈、電腦、電視等設施運轉所需的電能,全部來自屋頂的太陽能電池板。
這座小屋的主人是浙江公元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據公司負責人介紹,這座小屋采用了框架——嵌入式光伏發電屋頂構件新技術。這一技術主要是采用特殊的建筑型材,制成附有自動排水、防滲漏、承壓功能的單元框架,然后把框架固定在建筑物的圍護結構上,再把光伏組件嵌入框架內,組成能夠發電的建筑物屋面。之后接上預先布好的線路,就可以把屋頂太陽能電池發的電儲存起來或直接用來帶動電器了。與傳統的后裝式光伏屋面相比,這一技術可大量節約建筑材料,也易于安裝、維護。
據介紹,這一技術已經在上海電力學院學生藝術活動中心、上海人民廣場等地得到應用。今年5月,上海電力學院10千瓦光伏建筑一體化工程并網發電,每年可發電1.1萬千瓦時,按照當前上海居民用電0.62元/千瓦時計算,這一系統每年可節省電費6600元。按照25年的運行期計算,這一系統可累計發電27.5萬千瓦時,總計節省電費16.5萬元。同時,每年還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2.5噸,在25年的使用壽命中,共可減排二氧化碳312.5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