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步稍晚但后勁十足,廣東光伏產業正乘勢加緊追趕腳步。
說起國內
太陽能電池產業,只能用“瘋狂”一詞形容。從2005年到現在,短短5年間,我國
太陽能電池年產量從139兆瓦(MW)增至3200MW。在美國上市的10家中國
太陽能電池企業二季度年報顯示,上半年銷量已達到去年全年水平。幾乎所有企業的訂單都已排到了明年1季度。
太陽能電池行業已成為風投、銀行及各類資金瞄準的“香餑餑”。北方某省一位銀行的負責人在一次太陽能行業論壇上,積極向參會的太陽能電池企業負責人廣遞名片:“你們的項目是否需要資金支持?”對此,一位企業家說:“太陽能電池企業的凈利潤超過30%,上游產業利潤更高,誰能不動心?”
在我國太陽能電池的發展版圖中,江浙兩省集中了世界排名前10企業中的4家,環渤海、江西乃至西部一些省份都涌現了規模較大的標桿企業,與之相比,制造業強省廣東的光伏太陽能電池產業剛剛起步。
廣東省經信委副主任彭平表示,廣東正在制定相關政策,將從三方面鼓勵太陽能產業的發展:一是瞄準出口市場,爭取國家出口信貸支持,設立質量保險;二是努力營造廣東應用的市場,將在國家政策之上疊加廣東省的扶持政策;三是以推動行業標準化服務企業。據介紹,目前,廣東已初步建立起佛山、東莞、深圳3個光伏產業集群。近日,由廣東省經信委等倡導發起的廣東省光伏產業聯盟宣布正式成立,寄望集聚發展、抱團追趕。
國家發改委能源所副所長李俊峰表示,與已有標桿企業、形成規模產能的江浙、環渤海等地相比,廣東光伏產業基礎較弱,應在高端產品、機械裝備上謀突破。李俊峰建議,起步并不早的廣東要實現“超車”,可以利用好半導體、機械裝備產業工業基礎好的優勢,從行業高端產品和機械裝備入手謀突破。
光伏 光復能 太陽能
上一篇:
王宗畔教授漫談光伏產業
上一篇:
刁石京:國內光伏產業存在四大問題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