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新區網11月9日訊 作為中國第一塊太陽能電池板的誕生地,濱海新區拉開了國內太陽能光伏產業發展的大幕。如今這個發源地正在煥發“新”魅力。到2015年,新區光伏產業總產能預計將達4100兆瓦,相當于2009年國內光伏產業產能總和。在11月7日至9日舉行的中國光伏產業發展論壇上,多位業內專家表示,新區將成為國內光伏產業實現快速發展與自主創新的重要“引擎”。
現狀
原材料與市場兩頭在海外
國內產業與國際水平尚存差距
在熟悉光伏產業的人士看來,“井噴式增長”是對近年來國內光伏產業發展路徑最好的描摹。在過去的5年,國內太陽能電池年產量從139兆瓦增至近4000兆瓦。“現在全球最大的15家太陽能電池生產企業中,有10家來自國內。”工業及信息化部司級巡視員王勃華在本屆論壇上表示,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光伏產業制造基地,今年國內光伏產業產能將達8000兆瓦,占全球產能50%以上,同比增長超過100%。
就在國內光伏產業豪取全球產能“半壁江山”的同時,國內光伏發電的總裝機量卻僅有全球裝機總量的1%。
“國內光伏產業目前基本上是‘兩頭在外’。”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長、國務院參事石定寰表示,國內光伏產業的主要原材料與市場均在海外。據介紹,國內光伏產業目前超過9成的產品均銷往國外市場,而多晶硅等重要原材料超過5成依賴進口。王勃華表示,國內光伏產業在生產工藝、技術裝備均與國際先進水平存在一定差距,以新區為代表的國內光伏產業領先區域,應積極發揮示范和帶動作用。
戰略
從研發高地到產業高地
光伏產業將成為新區新增長點
“新能源產業是新區高度重視的主導產業和重點培育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在新區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金東虎看來,光伏產業未來將成為新區新能源產業新的經濟增長點。
據了解,今后5年,新區將圍繞風能產業、太陽能光伏產業、儲能電池產業和半導體照明產業四大板塊,著力推進濱海高新區、中新生態城光伏示范項目建設。到2015年,新區太陽能光伏產業總產能達到4100兆瓦,同時完成10萬個光伏屋頂,總裝機量達300兆瓦。
發力光伏產業,新區絕非紙上談兵。濱海高新區作為新區光伏產業的主要聚集區,目前依托南開大學、中國電科第十八研究所等研發機構,已具備了國內最強的光伏產業研發實力。
“濱海新區做強光伏產業的關鍵一步在于捅破研發與產業化的窗紙。”在本屆論壇上多位專家向記者表示。而將技術變成產品,正是濱海高新區目前發力光伏產業的著力點。“在未來5年,中海油將投資力神電池130億元,進行包括光伏產業、蓄能電池等新能源領域的產業化。”力神電池總裁秦興才表示。
濱海高新區管委會主任趙海山告訴記者,濱海高新區將通過引進光伏產業龍頭項目,加速推動光伏產業集群的形成。以產業化的龍頭項目,帶動技術性的中小企業,從而加速新區從光伏產業的研發高地向產業高地轉化。“今年年初,落戶高新區的友達光電項目建成后產能將達1000兆瓦,該項目未來將拉動一批中小型企業實現快速發展。”
措施
區域合作是發展跳板
整合周邊資源打造產業重鎮
區域合作將是新區光伏產業實現快速發展的重要跳板。
京津兩地擁有目前國內最強的光伏產業研發能力與數量最為龐大的研發機構、研發人員;而河北省則是國內光伏產業的制造重鎮,聚集了國內多家晶硅電池的龍頭企業;而作為天津港腹地的眾多內陸省份太陽能資源豐富,擁有廣闊的光伏產業市場空間。
“濱海高新區今后將積極利用新區光伏產業研發優勢、港口優勢,積極推進與周邊區域的合作。”據趙海山透露,濱海高新區正積極謀劃與北京、內蒙古、河北省保定市等省市的光伏產業研發機構及生產企業進行產業合作。在濱海高新區的帶動下,新區未來將利用自身優勢,積極整合周邊區域產業資源,打造成為國內重要的光伏產業基地。(記者 王森 見習記者 李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