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
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已經編制完畢,“十二五”期間以及之后一段時間,
新能源將是中國發展的重點。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表示,總體而言,在今后20年到30年內,中國傳統能源的主導地位仍然難以改變,
新能源只能起到補充的作用。根據目前中國
新能源發展現狀和今后發展潛力估算,到2020年,中國新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應該達到15%左右。因此,在“十二五”期末,新能源所占比重應該達到12%—13%。
李俊峰還表示,新能源戰略是一個長期戰略,其近期和遠期發展重點應有所區別。例如,
太陽能光伏發電成本為1元至2元,仍然較高,但由于
太陽能無處不在,更具有發展前景,所以從長遠來看,應該重點發展
太陽能發電。
光伏新投資縝密進行時
11月4日,橫店東磁發布公告,為了加快進軍新能源的步伐,再度斥資14.5億元擴張光伏產業。橫店東磁董秘吳雪萍表示,這兩項投資計劃分別是,擬在河南省杞縣
太陽能光伏工業功能區投資投資為3.53億元,建設100MW太陽能多晶硅片及13萬只坩鍋項目;另一項是擬在橫店西環路西側新征土地構建東磁光伏園區,并投資建設500MW大規格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片及250MW組件項目。
“目前,這兩項工程已經確定,正在等待報批董事會通過。”吳雪萍告訴《證券日報》記者。
對于,這兩項投資計劃的細節,吳雪萍表示,在河南省的項目,預計2012年6月建成并投入試生產,全部投產后將可達到每年生產156×156太陽能多晶硅片3000萬片及13萬只坩鍋投資項目的生產能力,可實現銷售收入11.05億元,年利潤總額1.51億元。
另外一項計劃,吳雪萍對記者表示,該項目報批總投資10.97億元,將于2012年7月建成并投入試生產,全部投產后將可達到每年生產500MW大規格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片及250MW太陽能電池組件的生產能力,可實現年銷售收入66.25億元,利潤總額5.84億元。
對投資上述兩項項目的原因,橫店東磁表示:“項目的實施是鑒于對太陽能利用領域良好的市場前景和發展預期,加大進軍太陽能光伏產業力度,積極拓展太陽能光伏產業鏈,以實現在新能源領域可持續長遠發展。”
據記者了解,橫店東磁是2009年正式進入太陽能光伏產業的,去年10月,公司投資2.6億元建設100MW晶硅體太陽能電池片生產線和太陽能硅片生產項目;今年年初追加了3.16億元建設了1條單晶硅片生產線,規格也是100MW;今年7月,公司投資8.73億元在橫店東磁光伏園區建設了300MW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片以及50MW組建項目;今年10月,公司于全球先的光伏產業技術開發商河設備供應商德國Schmid集團公司達成戰略性合作伙伴協議書,在光伏產業尋求產業創新和戰略合作。
記者粗略計算,這次的投資已經是橫店東磁投入太陽能光伏產業的第5筆資金,投資總額已高達29億元。
太陽能光伏產業內憂外患
有光伏行業分析師告訴記者:“橫店東磁與2009年末作出了進入太陽能光伏領域的決定,并且選擇技術最為成熟的太陽能電池片作為產業的起點。目前,公司太陽能產業布局已經設計從上游多晶硅、單晶硅片,到中有單晶、多晶硅電池片及下游電池組件。投資總金額近29億元,全部達產后可實現銷售收入超過100億元,實現利潤估計能超過10億元。”
對于公司的預期,上訴分析人士表示:“由于,新增投資項目實際投產時間較預期為早,并有可能在11年內集中體現。在上游多晶硅價格持續上漲的背景下,公司對于上游產業鏈的滲透尤其具有戰略意義,我判斷公司將采取擴展產業鏈瓶頸環節、大幅增加光伏產能,與包括設備廠商、材料商、終端上展開全方位戰略合作模式,爭取在短時間內進入全球光伏產業第一競爭團隊。”
“由于,光伏行業內短期可能會應為供需關系發生變化,產生波動,但是,我仍然比較看好光伏產業的長期發展方向。并認可公司光伏產業投資的戰略選擇。”該分析人士如是說。
雖然,光伏產業已經被列入戰略新興產業長期發展產業,但迫于我國光伏產業受內外因影響但仍有專家表示擔心。
據了解,光伏產業發展主要依賴國際市場,約90%以上的太陽能電池用于出口,可能面臨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嚴峻挑戰。多數多晶硅企業在成本、質量等方面扔難以與國外抗衡;同時,國外企業在新興太陽能電池技術方面的持續進步,對我國產業后續發展形成較大競爭壓力。
目前,我國多晶硅生產還沒有統一的能耗、占地及
環保標準;光伏產品和應用技術標準的制定落后于市場的發展;產品質量認證制度尚不完善等。此外,還存在光伏產業內外缺乏有效交流互動、自律能力不強等現象,影響光伏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光伏 光復能 太陽能
上一篇:
年底光伏企業產量增幅將超50%
上一篇:
光伏和半導體照明產業成為陜西經濟發展新引擎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