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太陽能熱水器越來越難賣了,前幾年鎮上還有20多家賣太陽能的,到今年剩下10家都不到了”。一位位于鎮江丹徒區的太陽能經銷商如是說到。而在丹陽呂城鎮的一位王姓經銷商則告訴記者,她明顯感覺到從2010年開始,整個市場較為低迷,尤其是2011年開春以來,終端出貨難的問題就更加明顯。截止到3月15日為止,一共才銷售了4臺產品。在走訪鎮江地區的過程中,記者發現銷售難已經成為一個普遍的問題,不少經銷商都表示銷售情況不及往年,并對于今年的銷售形勢持較為悲觀的態度。
不僅如此,記者還了解到,鎮江周邊的的常州、揚州等地聚集了一大批太陽能熱水器的生產廠家,形成了具有一定規模的產業集群地。因此,太陽能熱水器在鎮江地區擁有較好的發展土壤。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末,太陽能熱水器產品就開始陸續進入鎮江城鎮居民家中,到2005年左右進入一個高速增長期。然而,隨著各個品牌的陸續進入及家電下鄉政策的實施,從2009年開始,太陽能熱水器在鎮江地區的銷售呈下滑趨勢,廣告投入和促銷活動也很難滿足消費者日益挑剔的消費理念。
一位經營皇明太陽能熱水器品牌的經銷商提供給記者的一組數據則很好的反映了近幾年來鎮江地區太陽能熱水器銷售連續下滑的走勢。他表示,在2005年左后,一年大概能賣四五百臺產品,2009年就只有200臺的銷量了,到了2010年銷量就更不濟了,一共就賣了40臺貨。2010年的銷量比2009年同期下滑了30%以上,而且今年第一季度以來仍未見有任何的復蘇跡象。對此,一位常州的太陽能企業負責人表示,隨著大大小小的品牌的進入,在整個江南地區對于太陽能熱水器的需求已經越來越小,零售市場趨向于飽和,不少廠家都把銷售的重點轉移到中原地區。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近幾年來鎮江市區、丹陽等地城市建設的不斷加快,諸多新建小區的拔地而起,給太陽能工程市場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發展契機,不少經銷商都把經營方向從零售轉向工程市場。另外,平板太陽能、空氣源熱泵等產品也陸續出現在鎮江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