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太陽能企業通過將產品低價出售給歐洲客戶已經成為太陽能行業中的翹楚。而為了維持這一統治地位,這些企業需要在一個新市場中培養用戶,這個市場就是中國。
去年,中國大陸和臺灣的太陽能企業滿足了全球太陽能市場的一半以上需求。而且這些企業的市場份額可能還會增長,因為它們不僅僅在擴大產能,而且產品售價還能比美國和歐洲競爭對手低出20%之多。
包括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Suntech Power Holdings Co. Inc., STP)、天合光能有限公司(Trina Solar., TSL)在內的大陸企業獲得了歐洲各國政府的幫助;為鼓勵使用可再生能源,這些政府提供了激勵政策。據Navigant Consulting分析師Paula Mints稱,去年歐洲市場占到了整個太陽能市場的82%。
現在,由于政府預算吃緊,德國和其他歐洲國家的激勵措施正在減少,美國提供的類似補貼的境況也是如此。所以中資企業正在把重心轉回本土市場。
尚德太陽能首席執行長施正榮上月接受采訪稱,隨著光伏電池成本持續下降、中國的能源需求(尤其是清潔能源需求)與經濟同步增長,開始發展本土市場是理所當然的。
中國政府已在優先支持發展可再生能源,并設定了到2015年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5千兆瓦、2020年達到20千兆瓦的目標。根據中國政府3月份推出的“十二五”計劃,非化石燃料將占到能源消費量的11.4%。
天合光明首席執行長高紀凡表示,假設制造商繼續削減成本、降低價格,而且政府推出正確的激勵措施,中國或可以提前五年實現其太陽能發電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