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日前出臺了 《寧夏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發展規劃(2010-2020)》,描繪了未來寧夏大規模建設新增建筑時,將節能與建筑結合,走節能減排、可持續發展道路的思路。然而,什么是綠色節能建筑?什么是可再生能源的建筑應用?許多人并不清楚。
太陽能熱水器是現今家庭熟知的熱水器材之一,大多架設在樓房的屋頂,在陽光的照耀下形成一排排銀光閃閃的幕墻。因依靠太陽能這種清潔的、可再生的能源將水加熱,既安全節能又便捷省錢而成為家庭生活用熱水的首選。
銀川市興慶區德勝一村二樓住戶馬老太和老伴一直使用太陽能熱水器,他們的熱水器同樣駕設在六樓屋頂。“如果洗澡,要打開熱水器放一陣涼水,熱水才能下來。冬天最冷時水管結冰,熱水還下不來。”馬老太遇到的情況,在傳統太陽能熱水器用戶中普遍存在。同時,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們身邊的住宅樓也日益“長高”,每個單元的住戶也由12家增加到20家、24家……屋頂的面積再也容納不下諸多的傳統太陽能熱水器。
如何解決這一難題?10月28日,記者在自治區太陽能光熱近期示范項目——銀川塞上驕子二區二期工地上看到,在每家每戶的南側陽臺下,掛著一個太陽能聚光板,聚光板與豎立在陽臺側面的搪瓷質的熱水罐相連。這也是太陽能熱水器嗎?工程師史衛平告訴記者,這是外墻陽臺壁掛式太陽能熱水器。與傳統太陽能熱水器不同的是,這種熱水器不需架設在屋頂,而是利用前陽臺外立面的空間懸掛,并且將水罐設置在陽臺上,進出水管直接通過墻面入戶,連接在住戶家中的廚房、衛生間,既節省空間,又縮短水箱與出水點的距離,避免冬天水管結冰。據介紹,該熱水器日可供55℃的熱水100升,且可利用電能在陰天時為水罐加熱,保證24小時熱水供應,完全可滿足三口之家日常生活用水,年可節電約1000多度。同時,這種熱水器在住宅樓規劃設計、建設施工、竣工驗收中與樓房同步進行,穩固程度和使用壽命較傳統太陽能熱水器有很大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