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迪生的悲哀
來源: 環保信息網切記!信息來至互聯網,僅供參考2010-06-17 訪問:次
環保作文:節能有太多的話題,其中一點就是節電。可以說,從某種性質上來看,水亦是電,電亦是水。
當你享受著如白天般的黑夜時,你心中是否還存有一絲對“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的留念。如果有,就說明“節電”這兩個字在你腦海中不是空白。
在湍流的歷史河流中,我隱約看見了愛迪生那憔悴的面容。在無數個黑夜中,他摸索著、探求著,他不辭辛苦地為人類試求創造光明。是的,他成功了,自然也該欣慰了。但是,如果他看到現在人類的種種行為,或許他就會覺得自己在創造光明的同時也創造了一種悲哀。他的辛勤付出與其說被大眾接受認可,倒不如說是一種悲哀的產生。當他伏案刻苦鉆研如何制造光明時,他絕不會想到現在的人們會把使用電當做一種應該,但做一種原本存在的能源。在這個世界里,很少有人會在享受燈光的同時會記得抬頭施舍給月光一絲目光。
但事情總會有發展。當人們忽然意識倒電并不是無窮無盡的資源時,人們終于開始注意電,并想出了自以為會永遠產生電、維持電能的兩種工具:風與水。為什么說是自以為呢?現在我們先以風為例。
是的,在風很大時,能產生巨大的能量,利用風車的轉動經過一系列轉換,使其成為電的來源。但是,我們不妨設想一下,如果沒有風呢,難道就不使用電了嗎?難道就一直坐等,直到停電使城市都癱瘓,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嗎?很顯然,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不。但我們也不能全盤否定,現在再來看一下:水。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中央電視臺最近播出了一個大型系列紀錄片《水問》。其中的內容十分值得我們思考:一個民族從前生活在一個水源十分充足的地方,但現在因為缺水而要背井離鄉搬離原來所居住的地方。由此可見現在我們生活的地球,還有多少的水資源可供人們放心使用。很快,我國的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就要竣工了,我們不能否定酈道元所說的“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的壯觀三峽場面,但是誰也不能肯定雪白壯美的唐古拉山永不融化;孕育了千百年華夏文明的母親河-----長江用不停息。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們該怎么辦?難道能否在缺少水且缺少電的情況下繼續生存下去嗎?顯而易見答案仍是:不。看來如果不再加以保護我們身邊的能量資源,電真的快在人類的眼中消失了,這真不是一句危言聳聽呀。
愛迪生的悲哀留給人太多的思考,雖然隨手關燈的動作如此渺小,但只要人人都抬起手做到隨手關燈,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仍能感受到那“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的安逸!讓我們行動起來了一起節能吧,你能做到!
上一篇:保護地球,從我做起
上一篇:節能減排,從我做起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