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POPs ——三論生態安全與環境
來源: 環保信息網切記!信息來至互聯網,僅供參考2010-06-17 訪問:次
環保作文: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間稱 POPs )顧名思義就是能在環境中持久存在的有機污染物質。 POPs 就是 priority pollutants, 即持久性的有機污染物。它們難以正常地生物降解、光解和化學分解,可以在大氣、水體、土壤和底泥等環境介質中長時間存在,如二惡英在土壤中可以存在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由于具有半揮發性,能長距離遷移,因而對人體、生物體易造成危害或有效應,包括致癌、致畸、致突變性,損害中樞和外圍神經系統,引發生殖系統紊亂并干擾內分泌系統,影響可持續幾代人。
POPs 污染的控制,事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以人為本的和諧社會的建設。履行 POPs 公約,對我國既是一種機遇,又是一種挑戰,但總體上挑戰大于機遇,這是由的污染特點和履約的復雜性與艱巨性所決定的。近年來, POPs 殘留問題已成為阻礙我國產品如茶葉各機電產品出口的主要因素之一,部分發達國家利用二惡英超標形成了貿易壁壘的案例正以每年 30% 的速度增加。 POPS 公約對 12 種受管制物質分別規定了明確的減排和控制義務與時間,也使之成為繼蒙特利爾議定書之后第二個對發展國家提出了硬性任務的環境公約。日前,我國的環境保護下正進入優化經濟增長的階段,其任務是推進歷史性轉變,目標在于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顯然, POPs 公約的履約工作也必須放在這樣的歷史背景和戰略框架焉統籌考慮。
廣東早在上個世紀中后期,就開始對珠三角水和大氣環境中有機毒害物的研究。隨著現代經濟的不斷升溫,污染也由顯性轉為隱性,從單一型走向復合型,從普通化變為高級化, POPs 的出現就是最好的證明。如珠江三角洲未來垃圾處理將由填埋變為焚燒,其污染形式由看得見的垃圾堆埋,聞得到的垃圾滲濾液,轉化為看不見聞不到的二惡英等的污染物從煙囪排出。而這些看不見的污染物就是對人體危害最嚴重的 POPs 污染物質。諸如服裝、室內裝修、蔬菜中殘留的各類污染物,就是 POPs 族群中的典型代表。
一個社會是否和諧,關鍵看它的生態是否安全,而安全系數取決于它的人口、土地和淡水資源的比例是否適當。專家通過對我省淡水、耕地等基本資源的人口承載能力和能源、糧食供給保障能力的研究指出,廣東省的最大人口容量為 1.1 億人左右,其中還包括 450 萬生態移民。而廣東省的水資源最多可承載 1.08 億人口。這就是說我們一方面要在未來 30 年內將人口控制在淡水、土地資源能夠承載的范圍,又要最大范圍地保護好現有水源和土地,使其成為廣東現代化建設強大的生態基石。
在中國簽署《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 5 周年紀念日即將來臨之際,我國將把履約工作與調整畜產業結構、推進清潔生產有機結合起來,在全國范圍內分區域、分行業、分階段逐步啟動履約工作。這充分說明我國已經把 POPs 作為一個重要的不幸問題加以關注,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規范土空間的開發秩序,完善生態保護的政策法規,建立生態監測評價體系,強化資源開發中的環境監管,提高全民生態安全意識。開展對殺蟲劑類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生產、流通、使用和進出口情況調查 ; 確定二惡英類的排放行業和重點企業 , 并對照公約要求 , 提出將應采取的控制、削減和淘汰目標。
上一篇:前景廣闊的太陽能發電
上一篇:地球媽媽,我愛你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