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不健康擋在口外
來源: 環保信息網切記!信息來至互聯網,僅供參考2010-06-17 訪問:次
環保作文:俗話說:“病從口入”、“爽口食多偏作病”,都與吃密切相關,常見的高血壓、心臟病、腦血栓都是吃出來的“富貴病”,近年來的“痛風”也與吃海鮮有關,因此,如何對待吃?怎樣吃出健康成了大家共同關注的話題。誠然,民以食為天,一日三餐,誰也離不了,但應吃出健康、吃出營養、吃出滋味。古語說:“早吃飽,午吃好,晚吃少”頗有道理,因為人們上午工作、學習消耗能量較大,沒有足夠的營養補充,就會使體內營養“透支”,不利于健康。正是基于以上考慮,唐山市政府正在大力推廣“綠色早餐”工程,是一項關愛百姓的民心工程。他們的口號是:“關愛自己,早點做起”,其目的就是讓百姓吃上營養、衛生的早餐。經過一夜晚的消耗,體內確實需要補充營養,因此,我們深深理解:“綠色早餐——健康的加油站”、“健康生活,從早餐開始”。吃出健康,就是把不健康的東西擋在口外,少食高脂肪食品、拒絕高農藥殘留蔬菜、不吃過咸的飯菜、晚餐要少用……看看大街上托著手,步履蹣跚的患者,十有八九都與無節制的吃肥豬肉有關。在一次義診會上大夫舉例說:某市一個十二歲的男孩兒患了腦血栓,什么原因呢?就是這個男孩兒天生愛吃“扣肉”(一種類似條肉的食品),整天拉著退休的爺奶去大街買,到了非吃不可的地步,結果吃出個“少年腦血栓”,教訓非常深刻,對當事人、旁觀者而言,都應引以為戒。“晚吃少”不僅有利于休息,還可以防止體內堆積過多脂肪,享受“少吃一口,安寧一宿”的感覺。對于蔬菜,我們盡量購買“無公害蔬菜”、或是多清洗幾次則可以了。但吃鹽就不同了,俗話說:“羊羔雖美,眾口難調”,即使一家人,口重口輕也不一樣,譬如我們家,我愛人口重,女兒也效仿,母親和我吃口輕,但由愛人做飯,就隨她的口味,涼菜咸、熱菜咸、包子咸、餃子咸、做湯咸,兩袋加碘鹽,個兒上月吃個凈光,因此,我倆未少“拌嘴”,但收效甚微。氣得我稱她“咸妻”。每當電視里、報刊上講多吃鹽的害處時,我就迫不急待地讓她看,但她卻用“淡了沒滋味”、“咸中得味”封堵了我的嘴,我簡直氣極了,她簡直不可就藥了!難道非吃出個“富貴病”來她才醒悟嗎?我倆的斗爭還在繼續。期盼有一天,她明白了少吃鹽的科學道理時,我愿意稱她
“賢妻”。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國為?因此,我們一起做飯的時候,我提示她少放點鹽、或者一部分少放點鹽;我自己做飯的時候,主動少放點鹽,慢慢調理她們母女的口味;我還主動多買些花生米、大豆、蘋果、牛奶、魚類等有益于健康的食品,少食些油炸、淹制、膨化食品,自覺地把不健康擋在口外。
上一篇:笑對人生,做生活的強者
上一篇:重視一顆樹的命運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