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這土地
來源: 環保信息網切記!信息來至互聯網,僅供參考2010-06-17 訪問:次
環保作文:我愛這土地
南昌市濱江學校 初三(3)班 江鑫
“假如我是一只鳥,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這被包風魚所打擊著的土地,這永遠洶涌著的悲憤的河流,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每當我重讀艾青的《我愛這土地》這首詩時仿佛感受到了我們的民族在日寇鐵蹄下的深重災難。在水深火熱中,詩人抒發了他同仇敵愾|和憂國憂民的感情。而今天更震撼我心靈的,卻是先進生活中的一幕幕。
當我們為了百年來工業迅猛的發展自豪時,卻沒人注意曾經干凈入洗的天空不再云蒸霞蔚;當我們在空調房里享受清涼時,卻絲毫不知地球正在“發燒”:當我們為了建造一片游樂場或一幢豪宅大興土木時,卻沒人察覺地球她的哭泣。我們創造了工業文明,給自己生活帶來舒適與享受,卻顧此失彼忘記了養育60億人類的地球,給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帶深重災難。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科學家卻在南極上空發現了臭氧空洞,這將對生態環境產直接的破壞性的影響。可人們卻似乎并沒有認識到事實的嚴重性,不加制止的向地球索取更多。
黃河、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和發祥地,五千年的燦爛依水而行,而今長江沿岸的樹木被瘋狂地砍伐,茂密的森林已蕩然無蹲。現在的我們感受到的黃河已不僅僅是李白詩中描繪的能與太陽爭輝的“天上之水”,而是面對懸河的戰戰兢兢與計算斷流次數的憂心忡忡。
歐陽修的《醉翁亭記》曾寫到“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蘩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我愛這土地,愛它的“四時之景不同”,但如果我們不重視保護環境,還能悠閑的看“四時之景”,心安理得的享受“觥籌交錯”的“宴酣之樂”嗎?
寫下這篇文章時,窗外的雨不停的拍打著窗,仿佛是地球母親憂郁的傾訴,在我心頭留下了陰影。今天的我們也許還不會受到環境破壞帶來的危害,但這報應卻始終要人埋單。俗話說的好“前人栽樹,后人乘涼”而今的我們卻是“前人砍樹,后人遭殃”面對無辜的子孫時,我們難道就不應該感到一點愧疚,一絲不安嗎?
為了久違的鳥語花香,藍天白云,為了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更為了我們深愛著的土地,一起行動起來,大聲疾呼“愛我河川,愛我地球”!
上一篇:精彩的運動會作文
上一篇:綠色的世界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