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是人類的自我救贖
來源: 環保信息網切記!信息來至互聯網,僅供參考2010-06-17 訪問:次
環保作文: 今天我想說一說低碳經濟。地球用幾億年時間才演化出適宜人類居住的生態環境,人類在兩百多年里就把它弄得面目全非。出來混總是要還的,低碳經濟是人類重新恢復對自然的敬畏,是人類自我救贖的最后機會。在剛才的節目中,我們看到了政府和企業為節能減排作出的努力。現在需要檢討的是,我們自我救贖的力度是否足夠。我們還可以看到很多低碳的視角盲區,比如說我們寧愿讓大量的汽車在馬路上空駛,也不愿意讓市民自由拼車;我們一方面習慣垃圾不分類,一方面又埋怨垃圾焚燒制造了大量的二噁英。為了人類的生存,低碳應當是選擇經濟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最高準則或者說是最低準則。為了低碳,我們不應當再去笑話一些 “摳門”的舉動,它們很可能是節能減排的先鋒。一位院士做過計算,少買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可減少2.5千克二氧化碳排放,少喝0.5千克酒,可減排二氧化碳1千克。有人還總結出了低碳生活50條準則,比如說把衣服攢夠一桶再開洗衣機,外出就餐時隨手帶上一雙自己的筷子等等。低碳,是人類自我救贖的最后機會,我們沒有別的選擇。
為了完成國家節能減排的目標,可以說政府和企業都在為此做著巨大的努力。兩會上,很多來自企業的代表委員也都紛紛表示,要加大企業節能環保的力度。青島啤酒集團總裁說:“我們企業從生產環節和管理環節,都進行低碳經濟的發展思路。比如我們的一個生產技術,光這一項就節約企業成本數千萬元。從管理環節,當我們低碳指標不達標時,企業的年報就會顯示虧損狀態。” 安徽迎駕集團總裁倪永培說:“我們集團也是糧食深加工企業。我在農村收購糧食的時候,看到一種現象,這種現象也是我們政府多年所提出和倡導,就是秸稈還田。這項事情關系到利國利民保護環境這樣一個大事,加大宣傳秸稈還田的意義,加大秸稈還田對于增加土壤的有機值,使一些能源可持續發展。”
上一篇:小小環保倡議書
上一篇:我們家的低碳生活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