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樹木想到樹人
來源: 環保信息網切記!信息來至互聯網,僅供參考2010-06-17 訪問:次
環保作文: 今年植樹節前后,我區各族干部群眾以極大的熱情紛紛參加了這一全民性的活動,其參與人數和規模、植樹種類和數量較往年都有了極大程度的提高,他們在植樹的過程中,不走形式、不走過場、不作秀、不貪名,而是特別重視植樹的效果和質量。這一方面說明了我區干部群眾文明意識和環保意識的日益增強,另一方面也說明了我區干部群眾隨著我區經濟和社會的全面發展,其自覺意識、公益意識更為濃厚,大家都充分地意識到,自己的家園只有自己去美化和愛護,自己所處的環境才能更漂亮、更整潔,才更能使來藏旅游的海內外游客們留連忘返。
植樹固然很重要,護樹、愛樹也很重要。種下一株幼苗,只是提供了成長的可能,要使小樹苗成活、成材,更需要長期精心護理。與種樹相比,護樹愛樹的任務更為艱巨。所以,一方面我們應該繼續積極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多去植樹。另一方面,還要充分保證植樹的質量,要自發地去護樹愛樹。
古人云:“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要想使一棵小樹成為棟梁之材,需要持之以衡的澆水、培育,并在適當的時候給予正確必要的修葺打理。同樣,要想把一個人培養成一個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或者能為我們這個國家和民族作出杰出貢獻的德才兼備之才,更需要我們社會、國家、學校、家庭等社會各種因素的不斷努力并施之合理有效、持續穩定的政策和方法。要說樹木與樹人的不同之處,就在于后者需要更長的時間,更多的努力。
西藏和平解放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在自治區黨委政府和我區各族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在各對口支援省市的大力支持下,我區各項教育事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取得了令人驚奇的成效。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教育資源不斷豐富,昔日的農奴充分享有了受教育的權利,并在國家各項優惠政策的幫助下,涌現出了一批批藏族大學生、研究生、博士生。有的已經成了專家、教授、技術能人。他們正在高速建設和飛速發展的雪域熱土上,釋放著自己的光和熱,為西藏輝煌的明天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為加快發展西藏教育事業,國家從1985年起在西藏農牧區中小學開始實施“三包”和助學金制度。根據規定,對農牧民子女住校生包吃、包住、包學習費用,對優秀學生發放獎學金,對普通高中農牧民子女住校和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農牧民子女走讀發放助學金。截至2009年,我區“三包”標準已提高了8次,從2009年11月1日起,西藏“三包”經費開始執行新的標準,每生每學年的標準為小學生1750元,初中生1850元;邊境縣、鄉小學生1850元,初中生1950元。雪域高原的小幼苗們正在得到更加精心的護理和培育。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我們相信,在國家和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領導下,我區教育部門一定會嚴格落實國家各項教育政策,努力改善辦學條件,各族兒女的未來一定會更加美好,前途也將更加光明。我們也相信,有了我們“風物長宜放眼量”的豪情和自信,在不久的將來,西藏的教育事業一定會呈現出“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絢爛前景。
上一篇:環保,從包書開始
上一篇:低碳生活的艱難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