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話環保
來源: 環保信息網切記!信息來至互聯網,僅供參考2010-06-17 訪問:次
環保作文: 清明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由于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但是,清明作為節日,與純粹的節氣又有所不同。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
按照舊的習俗,祭奠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然后叩頭行禮祭拜,表達對逝者的哀思。
每年清明祭奠,所到之處煙霧繚繞,空氣污染,紙灰、食品等遺留遍地,過路行人腳步匆匆。時有火災發生,山林被燒毀,綠化地帶被踐踏,給國家造成損失和破壞綠化生態環境。
國家政府投入大量資金,人力資源與物力資源,經過幾年的努力,整頓了不符合環保廠礦企業和個體,天藍水清創建了綠色生態城市。
提倡綠色環保,保護地球母親,保持生態發展,是每個公民的職責,公民應該樹立環保理念,呵護大自然、維護環保成果。
響應政府倡導的“文明祭掃,安全清明”主題,讓鮮花祭奠成為流行之風,一樣的悼念和敬意,卻有不一樣的表達方式,為逝者獻上一份追思,為生者留下一份馨香,讓清明的天空更清明。
換一種表達方式,用鮮花等文明方式來寄托對逝者的哀思,既環保又雅致,是清明節一道獨具文化味的風景。
上一篇:環保的一天
上一篇:學生低碳生活倡導書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