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救災,節水環保
來源: 環保信息網切記!信息來至互聯網,僅供參考2010-09-02 訪問:次
環保作文: 2010年4月4日,在爸爸的陪同下來到新大明湖以“抗旱救災,節水環保”為主題采訪的,在1個多小時的時間里,我收獲頗豐。
我們9:30到達新大明湖后,首先采訪到了兩位志愿者,是山東師范大學的學生,她們也是來為災區人民做義賣的,這是學校組織的,很有意義。后來我們從愛心捐助的總點見到了歷下區大明湖街道辦事處的李輝阿姨,她說:“這個活動是他們組織的,讓大學生來幫忙。主要是讓人們買一瓶水,捐一元錢。”我想每人捐一元錢,那就會裝滿一艘巨大的愛心船艇,游呀游——游到旱災地區,能為他們解決一時之難。在捐款現場,我親眼看到男女老少,來自各行各業的人們都伸出雙手,奉獻愛心,以實際行動支援災區,為奪取抗旱救災的勝利貢獻微薄之力!在那里我還見到了濟南電視臺有么說么社區記者王小三,我問他:“您肯定也知道近期西南地區遭遇歷史罕見百年難遇的特大旱災,那您對“旱”這個字有什么感受嗎?”他說:“如果沒有雨的話就只有太陽,地會很干,如果人的生活沒有水的話,不知道有多么的難受,我真替旱災人民著急呀,不過只要從點滴做起,節約用水,一水多用,就一定能克服困難!”
10點30分左右我采訪了一位山東教育學院的學生,她也了解旱災地區的情況,她想那里很缺水,希望那下場雨,她已經從自身做起,節約用水:把洗頭的前兩遍水倒到盆里沖馬桶,把最后一遍干凈的水用來洗腳后澆到宿舍門前唯一一盆仙人掌里了。從這里我能看出旱災是多么的重要!
最好我們還采訪了一位大明湖風景區的導游,她說今年很有可能是大氣變化的原因,我們這邊下很大的雨,而西南地區卻滴水不下,最后她還跟我輕聲說作為導游一定會在解說湖的時候給他們講這件事的。我對此表示了感謝。
其實我們采訪了11個人,只是找了一些重點來寫,我從人們的動作,表情,語言和心中已經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抗旱救災,節水環保從我做起”了。人們都積極捐錢捐水,節約用水,保護環境。自行開展有意義的義賣活動,慷慨解囊,及時動員,發起“節約一元錢、捐贈一瓶水——抗旱救災支援行動”···
通過采訪我感受到了我們中華民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傳統美德,我想旱災無情,人間有愛!讓我們攜手同心、眾志成城,與旱區的同胞共同努力、共渡難關!
在采訪一開始,我也拿出一元錢為旱區同齡人奉獻愛心,我希望全體少先隊員們,讓我們伸出愛的雙手,每人捐出1元錢吧!1元錢,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但是,這1元錢能變成一瓶甘甜的飲用水,幫助旱區人民早日度過艱難。伙伴們,盡自己的能力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吧,這,也是一種快樂!
少先隊員們,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吧!我想我們的愛會化成一滴滴雨,一瓶水,讓雨在旱區盡情的流,讓水在旱區盡情的淌!
上一篇:低碳環保 從我做起
上一篇:我的環保世博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