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的環保激情和無情的社會現實
來源: 環保信息網切記!信息來至互聯網,僅供參考2010-11-10 訪問:次
環保作文:(一)
二年級的第二個學期是學習環境保護的課題。關于建議學校垃圾分類,回收垃圾處理的問題上,全年級的同學都給校長寫信建議如何改善學校里的垃圾處理問題。兒子和其他幾個同學被選上,拿著圖文并茂的信到校長辦公室讀給校長聽。兒子的文章大致是說目前垃圾桶只有一種,而且經常是很滿的。應該增加一些可回收垃圾的垃圾桶,同時還標上那個大大的回收標志。回來后問他校長聽罷怎么說,他說Mrs. Lee說,建議是好的,可是低年級的小朋友還太小,不太懂得把垃圾分類,執行起來比較困難。
(二)
下學后去游泳課的路上,兒子說“今天Aedan在班上說, Dr. David Suzuki 在Opera House有一個演講,他說到2050年我們就會用完所有的資源然后就都死了。”
“啊?!”
“如果2050年就死了那我就只能活48歲,Timothy和Rohan就只能活47歲。”
基于這種擔心,兒子問“媽媽,我們應該取消漁船捕魚,改用釣魚,釣夠了就好了。”
“是嗎,那要釣多久才能釣到,然后什么時候釣夠了呢?”
一計不成,
“Toyota有一種車,堵車的時候就用電池不用油了。”
“對,就是那個車尾高高的hybrid車,叫Prius”
“對,我們以后也開那種車吧。”
“哦,那現在這個車怎么辦呢?”
還有一計,
“媽媽,要是沒有汽車就好了,以前就沒有那么多污染,也不會燒那么多油。”
這還了得,社會倒退得也太厲害了。
“兒子,任何東西都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新東西發明了主要是推動社會進步。”
沒有說服力。
“我們每天上學,游泳怎么去呢?”
“我們可以坐公共汽車。”
“好啊,那你以后早上七點出門,去車站趕七點十分那班575,坐到Turrumurra火車站,坐兩站火車到Gordon,然后下來坐197到學校,如果每班車都沒誤的話,8點半之前你肯定能到學校。如果你愿意媽媽可以陪你七點出門,而不是八點一刻出門。”
“媽媽我明白了。”
上一篇:我們是環保志愿者
上一篇:低碳生活 從你我做起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