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低碳思考
來源: 環保信息網切記!信息來至互聯網,僅供參考2011-05-23 訪問:次
環保作文: 低碳的生活是一件非常環保和文明的事。我對低碳的理解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最大限度地減少一切可能的消耗。當然,低碳主要還是指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來源:中國環保聯盟-環保作文 http://www.hntv520.com/zuowen.asp
其實,低碳的生活離每個人都很近,只要多注意生活中的一些細節,就可以起到降低能耗的作用。我的生活中的一些低碳小竅門就是針對節水方面的。生產自來水和處理污水都要耗費大量的能源。所以,節水就是節能。
在馬桶的貯水槽里放置一個大的可口可樂的瓶子就可以減少每次放出的水量,做到節約用水;洗臉的水可以用來洗腳,洗衣服的水可以用來涮抹布,擦地板,然后這些廢水可以再沖馬桶;洗完菜的水可以用來澆花。別小看這些水的重復利用,積累下來,僅一個三口之家每月就可以節約一噸以上的水。
另外,如果每月手洗一次衣服,那么每臺洗衣機就可以節約用電,也就節約了發電的煤,同樣也就減少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如果全國所有的家庭都能做到每月用手來洗一次衣服,減排的二氧化碳可以達到68.4萬噸,這個數字是非常驚人的。同時洗衣機雖然好用,但是三兩件衣服就用洗衣機來洗也會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那么對于我們小學生來說,還有其它降耗低碳的好方法嗎?來看看我的建議吧。
紙張的雙面使用,節約用紙;不用一次性的筷子和一次性的飯盒;不用一次性的塑料袋;減少糧食的浪費;
隨手關燈,隨手管好水龍頭。
我們的地球需要我們共同來愛護,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珍惜資源,降低能耗,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一天,我在校園走了一圈,發現校園里的垃圾還真不少,塑料袋,碎紙,雪糕紙……
這些引起了我的反思——
我們天天都是生活在大自然中。生活在這美好的一切當中。地球媽媽慷慨的為我們提供各種無限而又有限的資源,讓我們“豐衣足食”,而人類不但不知足,反而還破壞地球母親。隨著時代的變化,人們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他們把一棵棵大樹砍下做成木船、一次性筷子等一切對人類有利的東西,而這些在人類的眼里總是一閃而過,對于大自然是多么大的破壞。
雖然,現在人們處處在宣傳環保,呼吁綠色,但這樣仍然沒有阻止破壞者的腳步,一棵棵大樹仍在倒下,沙漠的面積仍在擴大。
現在,由于人類大量地砍伐樹木,所以現在荒漠正吞噬著大自然,吞噬著整個地球,人們啊!難道你們就心甘情愿地看著大片的綠的被破壞?這種塑料很難腐爛,被稱之為“白色污染”,用過的廢棄物十分難以處理。如果埋掉,會破壞土壤結構;燒掉它,能生產出氟化物,氫化物等有毒或劇毒氣體,危害人畜。真沒想到,一個小小的塑料袋竟然有這么大的危害。
人們還沒有意識到自己所播種的災難時,大自然已憤然回擊。海洋與大氣向人類發出了警告。全球不論哪一個海域,不管它與工農業活動區有多么遙遠,從北極冰島到南極大陸,到處都不同程度的監測到有害物質,唉!我以前喜歡的海洋到哪里去了?綠如藍,成記憶了嗎?
現如今高速發展中的中國,無論是在經濟,文化,政治,還是在信息產業上,都有突飛猛進的增長,在高速發展的軌道上急速行使時,中國的人們似乎忘記了一個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問題——道德素質。
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古代昌盛的儒家思想,也都是把“仁”和“禮”放在首位的。古代的道德方面的故事也是數不勝數,孔融吃梨時把大的讓給長輩。晉國重耳與楚國大戰時,遵守諾言,主動退避三舍。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孔明出山時,不恥以誠相待……這許許多多的感人肺腑的故事,映襯了一個重視道德素質的古代極為發達的中國,可現如今……
中國的青山綠水,正遭受到極度的摧殘。工業廢水的大量排放污染了我們民族的血液。森林大面積地砍伐、毀壞,使得洪水肆意猖獗,所到之處,民不聊生,眼睜睜看著家園被洪水吞噬,無不心痛。更有甚者,祖國的大動脈——黃河,已經不再是昔日養育中華民族起源的魚肥水美之處了,卻成了世界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每年帶走的泥土,不可估量。大片土地的沙漠化,也正襲擊著我們居住的城市。人們為了貪圖自己的利益,在食品里放添加劑來牟取巨大的利潤。由于食物中毒而導致死亡的事也時有發生。在校園里,同學們為了方便而忽略了環保的意識,口香糖隨口一吐,致使校園的地面上留下了一道道黑色的“傷疤”。這數也數不清的道德問題正困擾著這條“東方的巨龍”甚至影響了它未來的發展。
相比之下,我們的鄰國,日本與韓國,在2002年日韓世界杯上,球迷觀看完足球比賽后,離開后的座位竟然沒有留下一個廢物,我依舊記得報紙那天報道的標題是“可怕,可敬的日韓民眾”。而國民在每一次公眾場所聚集后,都需要工作人員反復地檢查,確定不再有垃圾。更有甚者,每當表演與比賽不是那么盡如人意時,總是能見到在比賽場地上看臺上有著塑料瓶和廢紙團等垃圾。在美國,父母帶著小孩子在商場等公共場所是,若有垃圾,不論垃圾箱有多遠,父母都會鼓勵自己的孩子,自覺地把垃圾扔進垃圾袋。而中國的父母在孩子手中有垃圾時,則是告訴他將垃圾偷偷地扔在一個角落,根本就沒有想到這樣會有什么后果。更夸張的是街頭大小便與城市小廣告比比皆是。先不談中國與其他發達國家的差距到底在哪里,上述的話語也該能讓各位心知肚明了吧。
說到我自己,我在以前也確實有過沒有注意道德規范的時候,現在,我已經不再是小孩,當口中有痰是,我會稍加思考,拿出紙巾,包好,再扔入垃圾桶。當手中攥著糖紙時,我也會稍加思考,直到手中冒汗,我也會扔進垃圾桶。當眼前面對著紅燈時,我依舊會多加思索,靜靜地等待著綠燈的再次閃爍……你要問我為什么,我會告訴你:我是新一代的中國人。
如今,21世紀的中國在發展的列車上暢通無阻地前進時,我們依然不能忘記那“老掉牙”的道德行為,它就像是一把“雙刃劍”,既可以成為發展列車上的“潤滑油”,也可以成為發展道路上的“攔路虎”。在新聞中不斷報道著經濟、財政、農業生產、文化教育的同時,我也希望看到一些關于道德素質的報道。明天的我們,應該如何行動呢?
我呼吁:不要再破壞我們自己的家園了,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保護環境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上一篇:不要再做環境破壞者
上一篇:亂扔垃圾的調查報告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