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因低碳而精彩
來源: 環保信息網切記!信息來至互聯網,僅供參考2011-06-16 訪問:次
環保聯盟環保作文: 爸爸經常對我說:“唉,真懷念小時候那田園風光、美麗的夏夜到處都是螢火蟲,那一顆顆寶石般的星星鑲嵌在巨大的黑幕上,閃閃發光。現在的天空,黑壓壓的,星星也寥寥無幾。”每次當聽到爸爸的這句話時,我總會望望天空,產生疑問:星星到哪去了?它在跟我們捉迷藏?難道它不喜歡我們這座城市……
媽媽是一個節約的人,她教給我一個妙招——“一水多用”。“一水多用”就是把用過的水再反復的用。淘完米、洗過菜的水儲存起來,有人認為這太節儉了,對,就是很節儉,但如果把這儲存的水澆了花、沖廁所……這就不是節儉,而是低碳環保了!但節儉也是美德。
在爸爸的教導下,我不再用一次性筷子,也不再用一次性塑料袋,凡是一次性的東西都不再用。我不再亂扔紙屑、果皮,知道隨手關燈……我也不經常吃肉了,大家一定會認為這低碳和吃肉有什么關系呢?原來,在飼養動物的時候,不僅要消耗大量的水資源,而且像牛、豬、羊等這些動物在消化過程中,放屁產生的甲烷氣體也是地球溫室氣體的主要部分。因此少吃些肉食,多吃些青菜類,對低碳環保也能起到一定的幫助。
哥哥給我講,過度包裝的危害也可大哩!就像我們平時吃的薯片,就有過度包裝的現象。我買回來一盒薯片,正想美滋滋的品嘗呢,可是這么厚的包裝卻令我傻了眼,我拆開外面的紙盒,里面又有一個袋子,我把袋子再拆開,里面還有一個塑料盒來裝這薯片。這么多的包裝,一是浪費資源,加劇了資源能源供需矛盾;二是污染環境,危害人類的生存;三是增加了產品成本,損害消費者利益;四是助長奢侈浪費,毒化社會風氣。這種現象的存在,與中華民族崇尚樸實、節儉的傳統美德格格不入,與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要求背道而馳。
炎熱的夏天來了,太陽公公烤著大地,我又是一個怕熱的女孩子,總喜歡在屋內把空調溫度打得很低,可姐姐卻讓我打到二十五度,這么熱的天,二十五度不得把人熱死啊,姐姐告訴我這是“低碳生活”,保持在二十五度左右節省電,而且也為“低碳生活”起到了一定的幫助呢。
最近,大姨也開始向我們家人宣傳“低碳環保”了,處處都有她的身影,這不,大姨正在向我小姨宣傳呢:
大姨去小姨家了,打開冰箱,里面滿滿的,大姨見狀,又開始“低碳活動”了。“小煥啊,這食品之間,食品與冰箱之間要有十毫米以上的間隙,這才省電呢。現在都流行低碳,你不知道?”說著,大姨就開始整理小姨家冰箱了。兩分鐘后,剛剛整理完,就開始向小姨說低碳環保的重要啊、怎么做啊……唉,大姨啊大姨,怎么到處都有您的“低碳身影”呢?
我又有一個重要發現,是什么呢?原來,奶奶也開始暗暗行動——低碳生活。我是怎么發現的呢?那大家就來聽我娓娓道來吧!那次我們出去購物,爸爸要去開車,令我們大家都沒想到的是,奶奶竟攔住了爸爸,說:“咱們坐輕軌地鐵。”爸爸真是孝順,他又拉著奶奶說:“開車方便,而且您不用走那么遠了。”奶奶卻硬要做輕軌地鐵,沒辦法,全家人都不能開車啦。到商場買了一大堆東西,實在拿不了,我們就商量明天再來買,可又有誰知,奶奶卻不同意。“出門購物要有購物計劃,盡可能一次購足。你們難道不知道低碳生活么?”奶奶剛說完,就好像小孩子犯錯一樣紅著臉,低著頭。大家都明白了,奶奶在暗暗“低碳生活”,全家人受奶奶的影響,跟著奶奶一起“低碳”。
上一篇:保護我們學校的環境
上一篇:我們要學會感恩自然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