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貼近生活
來源: 環保信息網切記!信息來至互聯網,僅供參考2011-10-23 訪問:次
環保聯盟環保作文:不知從何時起我們已不再是捂著鼻子匆匆逃離那一片令人屏息皺眉的散發著惡臭的蘇州河了,取而代之的竟然是沿岸盎然清新的綠色和清澈的河水。
沿岸稀稀落落地立著幾只長椅,時常能看見老人散步乏了后坐下小憩,孩童在草坪上追逐奔跑……偶爾能看見河水中的魚兒浮在水面吐幾個泡泡又沉入水底,似乎與你嬉戲一般。
這樣美好愜意的場景快讓我記不起它被整沿前的摸樣。我見證了蘇州河“破繭成蝶”的蛻變過程,內心固然是欣慰愉悅的。但是這“繭”是我們為它而做的,最后又不得不由我們幫助它褪變。一切,不過是我們在作繭自縛罷了。蘇州河的整沿結果是我們有目共睹的,但這本無必要。如若我們不只追求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注重環境保護與加強排污監督,又怎么會是蘇州河變得黑如濃墨,臭氣熏天呢?我們應該防止環境污染,而非得到問題出現后再收拾“爛攤子”。我們必須化被動為主動,有意識地使環保貼近并融入我們的生活。
當然,無所否認,人們的環保意識正在不斷提高,國家與政府也為此不斷努力。
在超市與菜場,越來越多的人們不再使用塑料袋而改用布袋,紙袋或菜籃子;在越來越多的家庭中,人們開始使用節能燈;人們開始逐步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這些例子不正時人們環保意識不斷提高的最好證明嗎?當然這也離不開政府的政策規定與挾持,限塑令的頒布,通過財政補貼低價推廣節能燈,這無一不推進了我國環保事業的發展與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
雖然,綠色正在不斷貼近我們的生活,但這些仍然不夠。
環境保護的問題總是不斷涌現,各種資源缺乏,對于資源的不合理利用以及新能源開發,利用時帶來的一系列問題無一不困擾著我們。我們個人的力量雖然不足以解決這些問題,甚至無能無力,但是我們絕不能聽之任之,坐以待斃。
當沙漠地區的孩子每天接受著烈日的曝曬卻沒有水來潤喉,甚至好幾個月無法洗澡時,我們是不是忘記擰緊水龍頭,亦或是放了滿滿一浴缸的水準備享受泡泡浴呢?當非洲地區的孩子每天忍饑挨餓,消瘦得只剩下皮包骨頭時,我們是不是在抱怨著這個不夠美味,那個不合胃口,亦或是把只吃了幾口的食物隨便倒進垃圾筒里了呢?
我們必須懂得珍惜這一切自然贈與我們的財富,而非一味揮霍殆盡,使環保融入我們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之處。
只有珍惜自然資源,提高環保意識,化被動為主動,才能真正讓綠色貼近生活,融入生活,共創綠色家園,爭做環保先鋒。
上一篇:桂花與汽車尾氣
上一篇:環保家園,我們要爭做綠色先鋒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