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環境問題,倡導低碳生活,從點滴從我做起從基礎教育做起
限塑令
2007年12月3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這份被群眾稱為“限塑令”的通知明確規定:“從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通知從生產、銷售、使用、回收綜合利用等方面作了詳細規定。為營造節制使用塑料包裝提供了法規和政策保障。
購物提倡使用布袋子和菜籃子
近年來,隨著公眾環保意識的提高,拒絕白色污染的呼聲日益高漲。全國婦聯在全國開展了“拒絕白色污染,重拎布袋子”的活動,得到了廣大群眾的積極響應。我國政府也采取種種措施限制超薄塑料袋的生產,在一定程序上遏制了塑料袋的泛濫。要從根本上遏制這種現象,還要靠我們每一個師生和社會、家庭成員養成良好的習慣,購物時身帶布袋子等容器,盡量不用塑料袋,即使用了塑料袋也盡量多次利用。從2008年6月1日起,全國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場所將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這一舉措需要我們的響應和配合,并在生活中逐漸養成自帶購物容器的習慣。
白色污染對農作物的影響
白色污染使土壤環境惡化,嚴重影響農作物的生長。我國目前使用的塑料制面的降解時間,至少需要200年。農田里的廢農膜、塑料袋長期殘留在田中,會影響農作物對水分、養分的吸收,抑制農作物的生長發育,造成農作物對水分、養分的吸收,抑制農作物的生長發育,造成農作物的減產。若牲畜吃了塑料膜,會引起牲畜的消化道疾病,甚至死亡。
白色污染的危害
白色污染存在兩危害:視覺污染和潛在危害。視覺污染指是塑料袋、盒、杯、碗等散落在環境中,給人們的視覺帶來不良刺激,影響環境的美感。潛在危害則是多方面的,如當溫度達到65度時,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中的有害物質將涌入到食物中,會對人的肝臟、腎臟及中樞神經系統等造成損害。聚氯乙烯塑料中殘留有氯乙烯單體。當人們接觸氯乙烯后,就會出現手腕、手指浮腫,皮膚硬化等癥狀,還可能出現脾腫大,肝損傷等癥。一些小攤小販小店為圖成本低,違法使用非食品類塑料包裝來盛裝食品,比如一些超薄的方便袋或盒等,尤其嚴重的是一些塑料包裝由一些黑心的小作坊小加工廠使用醫療塑料垃圾、工業有毒和生活廢棄塑料垃圾回收后加工制作的,這樣的產品是不允許用來包裝食品的,因為沒有嚴格的消毒程序,一些原料中含有重金屬、有機致癌污染物,甚至病菌、病毒等,長期使用對身體有確切的傷害,甚至導致癌癥等不治之癥,嚴重危及消費者健康和生命。
快餐與白色污染
快餐以其快捷方便的物點被當今在高速度快節奏下工作的人們所喜愛和接受。但是用來包裝快餐的一次性發泡塑料快餐盒、筷子、塑料湯勺、塑料袋因其不易回收,更不易被自然環境降解而造成景觀污染、資源浪費和土壤特性變劣等現象(俗稱“白色污染”),給人類的生存環境帶來極大負擔。如一定要在外用快餐,也可以自備食物包裝,堅決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快餐盒和塑料餐飲用品,提倡用紙制品快餐盒及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