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保聯(lián)盟環(huán)保作文: 同學們上學每天都路過瀏陽河,我們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上面有各種漂浮物。為了保持河水的潔凈,市容部門準備制作一塊告示牌,請你代寫一句恰當?shù)?font color=#000000>標語。
請看答案:
保護環(huán)境,人人有責!
請愛護地球媽媽!
為了地球的
健康,請
保護環(huán)境!
這些答案都想到了愛護環(huán)境,但是,沒有聯(lián)系具體的題目來,也就是說,沒有扣緊題目的要求。
那么,這道題具體有些什么要求呢?
首先,告訴了我們地點——瀏陽河。
其次,告訴了我們需要整改的目標——水面漂浮物。
最后,還告訴我們要達到的目的——河水潔凈。
這樣三點,在以上的答案中都看不到。
他們的答案似乎對于任何關于
環(huán)境保護的話題都可以用。這就是目前學生答題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似乎正確,其實根本沒有達到“點”上。
這類題如何作答?當然還是要抓住題目的要求,一條一條地回答,答案才算合格。
比較直接的答案,如:
為了瀏陽河水的潔凈,請不往河里扔垃圾!
比較生動一點的答案,如:
瀏陽河是我們的母親河,請別弄臟了母親明艷的臉龐。
清清瀏陽河水,潔凈靠大家!
同樣大而空的答案,還在閱讀題中。如讀張曉風的《你為什么拿這一個》后,有這樣一道題:從作者選擇水果的理由中可以看出她是個怎樣的人?
學生的答案就有這樣一些:品德高尚的人,熱愛祖國的人,關心他人的人,一心為他人著想的人等。
學生其所有這樣回答,一方面這樣的答案在很多的題目中間出現(xiàn)過,學生形成了定勢,凡屬要求回答什么人的這樣的題目,他們的心中大概就是兩類人,一類好人,一類壞人。好人就是品德高尚,熱愛祖國,關心他人;壞人就是奸詐狡猾,損人利己,自私自利等。這種定勢,讓他們只見樹葉不見森林,只見題目不見文章。
另一方面,學生閱讀文本的能力差,或者說,既閱讀能力差,又沒有閱讀文本的習慣,胡亂地寫一個答案作數(shù)。
看來,答題能力的訓練也是一個重要內(nèi)容。
上一篇:
和地球呼吸同樣新鮮的空氣
上一篇:
過低碳生活,你準備好了嗎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