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野鴨的呼喚
來源: 環保信息網切記!信息來至互聯網,僅供參考2011-12-07 訪問:次
一九九九年的來到,迎來了小朋友關心的世界環境保護年。在老師安排的《中國青少年生物百項科技活動》的鼓勵下,我以我一貫關心的保護野生動物為題,進行了《小野鴨的呼喚》的各項科技活動,算是表達了一個中國小朋友向世界環保年獻禮的心意。兩個多月的活動報告如下:
來源:中國環保信息網 - http://www.hntv520.com/huanbao/48406.htm
一、從制作野鴨標本起步
其實,選這個題目,也是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出現的。就是元旦那天,媽媽叫我陪她上菜市場買菜輕松輕松,在目不遐接的菜攤中,我突然看到了成堆的野鴨被殺害了,在叫賣,我心里一驚:“現在什么年代了,還有這么多寶貴的野生動物被殘殺,公開販賣,真是太遺憾了!”忽然間,我想起了老師安排的生物科技活動任務,想起我爺爺還制作過貓頭鷹標本,靈機一動,我決定要買野鴨作標本來開展活動了。“媽媽,我想買只野鴨!”媽媽驚奇地答話說,“你平常連青蛙都拒絕吃,要保護野生動物的,現在還想吃野鴨子!”“不……”我向媽媽作了解釋后,她非常支持,當即就買了雌雄兩只小野鴨。我帶著小野鴨直奔爺爺家。
在爺爺的熱情贊同和支持下,元旦當天就做了野鴨解剖。從肚皮開刀,邊同頭部、翅膀和雙腿,剝取整張的野鴨皮毛。肉哩?我自然也像不吃青蛙一樣,照樣沒吃。同爺爺一道收集家里備用的碘酒、酒精和食鹽,進行野鴨皮的消毒。隨后,用鐵絲做支架,用棉花作填料,先看爺爺示范做好一只雄野鴨標本。第二天,我就自己動手,完成另一只雌野鴨的制作任務。展翅欲飛的小野鴨,成對的展示在一塊玻璃板做的平臺上,恰似洪湖水上的小野鴨在向人們呼喚,《小野鴨的呼喚》標本就制成了。制作中,我算是嘗到了初次參加科學實驗活動的擔心和起步成功后的喜悅。
二、帶著野鴨標本走訪
《小野鴨的呼喚》,關鍵是呼喚。爸爸提醒我:要呼喚就要先學習,要走出去,向專家們調查學習。不要膽小,要像你一次次為同學當十歲生日典禮的主持人時那樣,有信心,就能成功。在爸爸的鼓勵下,在小野鴨標本的陪同下,我一次次的走出了校門。
首先,從水產部門的專家和資料的幫助下,學到了從自然課里學不到的好多好多野鴨知識:
1、野鴨是一種以取食沼澤濕地植物的根、莖、子實為主的候鳥,洪湖是個沼澤濕地廣闊的淺水湖,才成了有名的野鴨棲息場地,我們才有了這個優美的野鴨生態水鄉環境,十分難得,應該珍惜。
2、野鴨一年一度地來洪湖取食,沼澤濕地植物的秋后根、莖、子實,可以適度地控制沼澤濕地植物的無限漫生,避免了湖泊的沼澤化,可以穩定水面、凈化水質、有利養魚、發展水利。野鴨是湖區的有益候鳥啊!
3、洪湖的野鴨品種很多,據專家調查資料記載,多達21種。其中赤麻鴨、綠頭鴨、斑頭秋沙鴨和普通秋沙鴨早已被省里列為省級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另外洪湖還有天鵝、白鶴、黑頸鸕鶿等國家級野生保護動物呢!就更要重視保護了。我做標本的小野鴨學名叫綠翅鴨,地方叫“八鴨”,平均體重只有376克,只是其中最小的一種野鴨,太可憐了,真該為它們呼喚。
4、過去湖鄉的野鴨生態非常優美壯觀。野鴨過境常是鋪天蓋地,成千上萬。可是現在再也看不到了。原因是多少年來野鴨被捕殺的數量驚人:調查中得知從1949年到1979年的三十年里,總共被捕殺了867萬斤,最多的1960年多達70萬斤。可見,過去的湖鄉水色是多么美好、多么叫人留戀啊!
5、1982年國家環境保護法公布以后,雖然公開有組織捕殺野鴨停止了,但暗地捕殺卻照樣進行著。我在菜市場采訪一位野鴨賣主時,他還一邊逗他的小獅狗陪我玩,一邊毫不戒意地對我說:“現在洪湖捕殺野鴨的方法有火槍打的、有電網捕的、有農藥毒的……”看來,捕殺野鴨還有污染環境與危及人類健康和生命的嚴重問題啊!
調查了情況,學得了知識,更要研究問題究竟在哪里,《中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圖解》易看易懂,但是我卻產生了很多疑惑:“又說野生動物要保護,又說可以發證經營,保護野鴨又怎樣執行呢?”“無證經營野生動物要罰款、要沒收,捕殺野鴨屢禁不止,這是為什么呢?” “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集中地區,可以建立自然保護,洪湖為什么不建立野鴨自然保護區呢?”我帶著這些問題,議了三個調查提綱,在老師和同學的配合下,又專門走訪了監利縣野生動物保護站。一位《監利報》的張記者,一個偶然的機會聽到了我們的安排,也同時趕到,對我們的采訪進行了采訪,真是采訪里面加采訪,好熱鬧啊!
在我的自然課老師向野生動物保護站的同志們作了來意介紹后,我首先根據事先準備好的三個采訪提綱,認真地作了采訪發言。接著,黃站長作了熱情的講話,他說:“同學們這樣關心野鴨的保護,是對我們工作的支持和幫助,我們熱烈歡迎,積極配合。”隨后他根據我的采訪內容要求,談了監利縣野鴨捕殺和管理的情況;談了有法難法、執法難嚴的種種表現和原因。林業局到會的環保科王科長,談了有關設立洪湖自然保護區的贊同看法,辦公室的同志還給我贈送了五份有關法規、文件和資料。到會的張記者,又回頭采訪了我關于《小野鴨的呼喚》活動的選題、標本制作和走訪心得,還給我述說了他最近在洪湖捕殺野鴨現場采訪時看的,叫人痛心的實況:“……頭天一桶毒餌撒出去,第二天就有幾百只野鴨倒下,要幾個人才能把它們挑回來。我要拍照,像機卻被他們砸壞了!……”真是可悲可嘆啊!記者隨即為我和我的小野鴨合拍了特寫照表示要相互配合,共同搞好輿論宣傳。不到兩天,張記者對我們活動的報道,就在《監利報》上見面了。在《監利報》新聞報道的鼓舞下,我便帶著我的小野鴨標本開展了街頭宣傳活動,受到了社會各方面的重視和支持。
三、真誠的呼喚
作為《中國青少年生物百項科技活動》的參加者,在得到了種種學習感受之后,最后我要以新一代少年渴望明天更美好的心情,代表我的小野鴨和小朋友們發出我們真誠的三點呼喚:
1、要喚醒人們對保護洪湖野鴨的一片愛心:我的《少年百科全書》告訴我,野鴨是一種很有愛心、很有靈性的動物。雌野鴨在孵兒的時候,為了保證孵卵的溫度,它寧愿將自身胸脯的羽毛全部脫下,讓肉體直接孵卵;外出取食時,又用脫下的羽毛把孵卵蓋好,以防風避雨。為了安全孵育,它不顧羽毛的滋養,而停止脂肪腺的分秘,以免產生特有的異味招來敵獸的侵害。如此機靈的野鴨,能對付獸類的侵食,卻無法逃脫人類愚者的種種殺害,怎不叫人悲嘆!因此,我們呼吁,洪湖邊的監利人應該把保護洪湖野鴨看作保護野生動物中的焦點問題,建議監利電視臺與環保部門配合,搞一次保護洪湖野鴨的“焦點訪談”電視節目,以喚起人們對野鴨的一片愛心,作為保護工作的新起步。
2、關于保護野生動物,國家有法律、省有里條例、市里有布告,就是因為缺少一個突出野鴨保護問題的地方性具體法規,所以這個歷史由來已久的問題,就有法難依了。因此,建議管轄洪湖的荊州市,在1999年內能制定出一個《洪湖野鴨保護條例》,以確保洪湖野鴨的保護工作,在這世界環保年里,邁出新步伐。
3、洪湖在長江中區,是野鴨的濕地食物最多、遷居數量最大、群集的野鴨品種最多、湖泊面積最大的淺水湖泊;野鴨,又是維護淺水湖泊生態、穩定水產水利效益的功勞最大,遭受殘害的歷史最長、保護工作最難、人們的呼聲最高的野生動物保護對象。洪湖和野鴨存在著一種同興衰、共存亡的生態經濟關系。因此建議專家們共同商議,爭取在2000年能把洪湖建設成為國家級(或者省一級)的“洪湖濕地生態候鳥保護區”。把保護野鴨上升為保護環境,保護洪湖,讓洪湖永遠擁有一片更加美好的綠水和藍天。 編輯:環保人
上一篇:
只有節約才能救人類
上一篇:
生命的綠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