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總會下起大雨,沖洗街道的同時也沖散了傍晚散步的人群,空曠的公園里,湖水在樹叢水草的簇擁下,依舊嘩嘩作響,敲碎滿池陰沉天光,卻有人依舊舉著傘,悠閑地徘徊在木橋之上,只因為雨景中的荷花殷紅,別有一番朦朧滋味。不了解的人們笑罵他們神經,而雨中花有多美,潮濕的空氣有多清新,只有他們自己最清楚。中國農訓時,搶著報了陶藝課,在完成代表班級評選的作品后,抽空用多余的材料又捏了兩朵蘭花,托老師烤出來。深藍且堅硬的卷曲花瓣,很纖巧地躺在手心,同學看了不由一笑,帶著半分好奇:“怎么什么東西到你手里都變得文藝了呢?”其實并不是我有多么特殊,而是美麗而微小的事情本來便在那里。你看到了,便欣喜地發(fā)掘出,有的人看不到,便用好奇的眼光看你。或許詩人與畫家比我們更懂得這些細小而復雜的事物,他們有著比常人更敏銳的觸覺,也有比常人更加輕柔的思維方式。世間的一切折射在他們明澈的眼睛里,都會顯得更加生動。寂地在她的畫中用色彩構建了一個相信童話的孩子,與她的夢神奧茲——另一個愿意守護天真的人,在童話與現實交織的舞臺中,一同向著遠方旅行。那孩子的確只屬于童話,將涂鴉畫在每一面旅行經過的墻上,將夢神的畫像隨身攜帶,與螢火蟲,小鳥甚至微風中的雕像交談。她的一顰一笑都帶著朦朧而遙遠的夢幻色彩。但我相信作者也一定是相信童話的,還有我身邊那些無論跌倒多少次,都固執(zhí)地選擇相信童話的小清新的孩子們,愿意遠行的孩子們,活在夢想里而快樂的孩子們,他們讓我意識到,有些美麗并不只存在書里。大千世界路有很多,大多數人選擇安穩(wěn)地按照既定的軌道前行,這并無不對。但總有一些人,他們選擇的路或許與別人沒有什么不同,但即使走在普普通通的道路上,依舊會做一些讓別人看來費解的事情。外人看來是無用功,他們自己卻樂在其中。就像果園里的菊花看過一個又一個秋天的碩果累累,嗅著各種果實散發(fā)的濃郁香氣同時,并不會因為自己的冷艷不能做食物而迷惘自卑。去商店的時候曾經秉承過只買必需品,不隨意亂逛的原則。后來出現盯著計劃外物品不斷心理斗爭的場景,再后來意識到還有一種購物,為的并不是實用。只是單純地喜歡。換作生活的選擇,就是“情趣”一詞的根本來源。以理智來講,情趣本來便無實際用途,但從感情上來說,情趣本來便值一個不菲的價格。有時候多做一件事,多買一件物品,生活的空氣便會瞬間改變。就像那兩朵蘭花至今仍躺在我的書案上,找不到用途,卻靜靜地提醒著我:其實,人還可以活得更深情些。
上一篇:
黑土地上的明珠——黎明湖
上一篇:
寨里一日游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