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湘西8月14日訊(通訊員 魏宏齊)8月14日上午,筆者從中國鐵路總公司辦公廳獲悉:國家環保部以環審〔2014〕192號文,于7月31日正式批復黔張常鐵路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至今文件已陸續送達國家發改委、國家鐵路局、黔張常鐵路沿線湖南、湖北、重慶三省市環保部門以及黔張常鐵路項目設計單位、建設單位。這標志著黔張常鐵路項目可研報告批復前置條件中最關鍵的環節已突破,為黔張常鐵路今年10月順利動工建設打好了基礎。
黔張常鐵路西起重慶黔江區,途經湖北咸豐縣、來鳳縣,湖南龍山縣、永順縣、桑植縣、永定區、慈利縣,桃源縣、武陵區、鼎城區等3省市11個縣(區)。正線運營長度339km,其中湖南省境內261km,湖北省境內55km,重慶市境內23km。線路為國鐵Ⅰ級雙線電氣化鐵路,速度目標值為客貨共線200km/h,工程投資估算總額為376.15億元。項目設計單位是中鐵第一勘測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建設單位為滬昆鐵路客運專線湖南有限責任公司,總工期66個月。
黔張常鐵路項目建議書于2011年獲國家發改委批復,2012年可研報告通過原鐵道部審查,今年5月國家環保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在張家界市進行了環境影響報告初步審查。國家環保部在批復中指出,該項目符合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2008年調整)》和《鐵路十二五規劃》。在切實落實各項環保措施,做好沿線規劃控制,搬遷問題妥善解決的前提下,同意黔張常鐵路按項目環境影響報告中所列建設項目的地點、性質、規模、環境保護對策措施進行項目建設。批復中對該項目的生態、噪聲、振動、地表水、廢氣污染、電磁環境、施工揚塵、文物保護等提出了設計和施工要求;要求項目建設必須嚴格執行環境保護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的“三同時”制度。同時委托華南、西南環境保護督查中心,湖南、湖北省環境保護廳、重慶市環境保護局對項目施工期間的環境保護工作進行監督檢查。
目前,黔張常鐵路可研批復的10項前置工作中,由省市層面批復許可的地災評估、壓礦評估、地震評估、規劃選址全面完成;節能評估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已上報國家發改委等待批復;用地預審三省市已匯總交湖南省統一上報國土資源部審查批復;環境影響評價報告已完成環保部批復。按照總公司安排和滬昆公司計劃,10月份先期開工8個控制性工程。目前沿線鐵路辦正在有條不紊籌備項目實物指標調查和征地拆遷安置等工作。
黔張常鐵路是連接成渝地區與華中地區并溝通華東、華南的客貨運快速通道,更是沿線武陵山片區1500萬各族群眾多年的期盼,項目建成后,對于完善區域路網布局,加強西部與中東部緊密聯系,推動國家中部崛起戰略,整合沿線旅游資源,加快革命老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均有重要意義。
(原標題:黔張常鐵路環評報告獲國家環保部批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