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的經濟發展和我們對科學發展觀的深入理解,我國的環境保護工作已被推到前所未有的重要戰略位置。山東省莘縣環保局充分運用組織手段,利用5個“促進”不斷提升環保隊伍素質,為推進環境保護,完成新時期環境污染防治任務打下了堅實基礎。
利用集體考勤制度促進隊伍素質建設
摒棄以往“形而上學”的學習模式,除組織必要的學習外,環保局領導班子堅持利用每日一次的集體考勤時間不斷強化全局干部職工的政治、業務學習。首先,針對當前的具體任務,將今后工作的重點、程序和規范等信息從不同層面進行公開傳達,對工作中出現的不足和差錯及時分析、不斷規范;其次,積極交流學習過程中的心得體會,鼓勵全體干部職工從實際工作中查找不足。在日積月累、潛移默化中,提高隊伍的宏觀意識和學習自覺性,從而達到提升隊伍整體素質的目的。
利用“三同時”落實促進隊伍協調能力建設
堅持以工作實效優化全縣經濟發展,嚴把環評審批關,不斷加大“三同時”執行力度。領導班子會同各業務科室負責人組成評審領導小組,每周對提交審批申請的建設項目進行集中審批、集體把關,通過合議表決的方式加大審批監督力度,提升決策能力。同時要對前期已審批通過的項目的建設進度、措施落實、污染物排放申報登記等監管情況進行工作匯報。對目前存在的問題,統一認識;對今后的監管重點,統一部署。在步調一致的行動中,提高科室間的協調能力,增強工作合力,逐步形成從防到治、貫穿始終的環境監管體系。
利用工作運行模式促進內部督察能力建設
堅持大處著眼,小處入手,用精到細致的工作,推進長遠目標的實現。按照國家環境保護“十一五”規劃總體目標和要求,結合當地實際,分解、確定年度工作目標。根據目標落實的輕重緩急,結合常規任務制訂每月的工作計劃,按月對各業務科室下達具體任務,形成“月初給任務,月中要進度,月底出結果”的運行機制。同時大力改進督察制度,不斷強化內部督察,建立由分管局長分包指導、監測人員緊隨化驗、督察人員查處跟上、局長本人隨時介入的波浪式監督體系。做到責任到位、督導到位、措施到位,確保每項工作快捷高效地落到實處,以量的真實積累推動質的不斷飛躍。
利用社會監督體系促進隊伍工作作風建設
以防微杜漸舉措推動依法行政建設。環保部門的權威來自嚴格的執法規范和清廉公正的工作作風。為徹底轉變執法隊伍的工作作風,有力查處違法亂紀行為,在鞏固完善內部督察制度的同時,莘縣環保局黨組商議起草了懇請社會各界監督環保局執法行為的《環保局長的一封信》,以信函形式向各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排污企業等相關部門大量傳送。信中不僅表明了堅決懲治腐敗、執行環保6條禁令的決心,還闡明了社會參與的重大意義與殷切期望。引起了各界的強烈反響,激起了公眾的參與熱情。同時通過座談、走訪、媒體宣傳等多種形式廣泛發動群眾,不斷完善保密措施,大力推行獎勵政策,加速社會監督體系的運轉。強大的監督力量、快速的反應機制和嚴格的懲治制度,改善了隊伍作風,增強了行政執法能力,為“依法防治”的貫徹落實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利用崗位任用制度促進隊伍優化升級
堅持“以人優崗”的理念,加強隊伍建設。隊伍建設的關鍵在于各執行環節管理人員的工作素質,它直接關系著環保事業的興衰成敗。每年年終,環保局黨組綜合一年來各渠道的信息,結合個人表現,在落實中看能力、實干中看素質、細節中看水平、作風中看品德,從品行、能力、奉公、廉潔等層面對管理人員進行年終考評,確定下一年度崗位管理人員的編制。通過嚴格的考評標準和規范的任用制度,優化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增強各環節的執行能力,為環保事業的蓬勃發展提供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