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
污水不經處理便直接排入江河,2007年廣東全省水功能區達標率只有32.8%。
為了給科學發展提供環境容量,廣東省在2009年確定“一縣一廠”的污水處理廠建設任務,截至去年底,共建成污水處理設施239座。67個縣(市),縣縣建成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達1354萬噸,廣東成為國內首個生活污水日處理能力突破千萬噸的省。
資金缺乏向來是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的瓶頸,廣東的建設資金從哪里來?如此“突飛猛進”的建設速度是否會留下質量隱患?請看本報記者的調查。
過去,廣東省許多山區縣的污水未經處理就直接排入江河。截至2007年,廣東劣于Ⅲ類的河長達1754公里,占總評價河長的24.9%,水功能區達標率只有32.8%。
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在抓經濟、保增長的同時,廣東以“一縣一廠”為重點,積極推進東西北地區污水處理廠建設,努力為科學發展騰出環境容量。
任務:
“一縣一廠”,一年內必須建成
截至2008年6月,廣東共有污水處理廠139座,雖然日處理生活污水能力居全國之首,但全省近90%的污水處理能力集中在珠三角地區。要完成“十一五”化學需氧量削減任務,廣東污水日處理能力到2010年必須達到1400萬噸。
廣東決心在2009年底前,在粵東西兩翼和山區的縣城全部建成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廣東在將“十一五”環保規劃的建設目標提前一年的同時,也將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從“軟約束”轉向“硬指標”。“2009年年底前未完成‘一縣一廠’污水處理廠建設任務的縣,由縣長及所在地級以上市市長向省政府作檢討。”“連一個污水處理廠都建不成,其他成績都免談。”省政府與各地級以上市市長簽下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責任書,污水處理廠建設成為檢驗各地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的試金石。
2009年底要完成所有“一縣一廠”項目,這不僅是環保考核,也是綜合考核。揭陽,這個地級市在2008年時還沒有一座污水處理廠,2009年實現了從零到五的跨越。目前,該市市區、揭西縣污水處理廠已通水運行,普寧市、揭東縣、惠來縣污水處理廠全部完成土建工程。
截至去年底,廣東共建成污水處理設施239座。67個縣(市),縣縣建成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達1354萬噸,約占全國的1/7,成為我國首個生活污水日處理能力突破千萬噸的省。
資金:
財政投入與收費改革相結合
資金缺乏是多年來制約粵東西北地區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的瓶頸。廣東省政府決定由省財政投入25億元,解決欠發達地區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資金不足問題。此外,省發展改革委、省環保廳積極爭取中央預算支持,獲得下撥資金3.5億元,其中2.7億元用于粵東西北地區。
“25億元雖然不是一個很大的數字,但在當前經濟形勢下,特別是在2009年上半年省財政較去年減少20%的困難下,我們還是千方百計保障該項資金按時撥付。”省財政廳副廳長曾志權說。
環保 環保信息 環保設備
上一篇:
15所高校共倡低碳生活環保宣傳創意大比拼
上一篇:
山西省環保廳環境治理再出重拳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