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人洗衣服時都會購買天然洗滌劑。而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的大學生艾琳·里德(AileenReid)卻使用室友自制洗衣粉,至于日常的一些品牌,她幾乎不聞不問。
里德對此解釋說:“(雖然)我不知道配方,但我相信室友,洗滌劑的配方只是最基本的化學品,不會污染環境。況且家用配方還能省不少錢,每配一瓶成本大約只有0.25美元。”(1美元約合6.83元人民幣)
然而,比起里德的做法,洛杉磯環保網站EcoStiletto創始人瑞秋·薩諾夫(RachelSarnoff)可謂更勝一籌。大多數時候,薩諾夫洗衣服根本不放洗滌劑,取而代之,她使用一種內裝陶瓷片的綠色環保清潔球。她說:“(不用洗滌劑)聽起來有些荒謬,但的的確確受用。”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清潔度高且不污染環境的清潔用品。據明特爾(Mintel)研究機構數據顯示,2008年度,美國綠色清潔用品銷售額比2003年翻了兩番,達到6450萬美元。消費者購買綠色產品主要是出于環境保護、健康和安全考慮等因素。
盡管如此,市場上眼花繚亂的品牌和廣告足以讓消費者繼續沿用傳統清潔用品。
洗滌劑真能純天然?
尋找另消費者放心的清潔品制造商是關鍵。薩諾夫推薦那些列出了成份的清潔品牌。她說:“我想最終清潔品公司的聲譽得令人信服。”
紐約州消費者聯盟旗下的綠色選擇(GreenerChoices.org)網站總監烏爾瓦希·蘭根(UrvashiRangan)認為:“清潔用品的部分問題在于(制造公司)不一定會公布產品成份。”
蘭根表示,披露產品成分會在“很大程度上”幫助消費者做出選擇,如果不公布,消費者很難辨別買了什么。蘭根說:“我們正敦促政府,要求制造公司列出清潔劑的成分。他們必須這樣做,這是消費者希望的。我們不要聽到所謂的‘無毒’、‘低敏感’,這些詞沒有任何意義。”
蘭根對標注有機商標的清潔劑產品也表示質疑。她說:“這些(清潔產品的)生產線都是基于化學品,發生化學反應才能制成產品。我們要使用盡可能少的有毒成分。這并不像從橙子里擠出橙汁來洗衣服(那么純凈)。無論如何,清潔劑用品都是合成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