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以來,邵陽市城市環保力度不斷加大,環境質量改善明顯,相比之下,農村環境問題則越來越突出,發展嚴重失衡。針對這一現狀,從2007年開始,邵陽局調整工作思路,合理安排,加大了對農村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工作力度。
一是在思想認識上,充分認清農村面臨的嚴峻環境形勢。當前,該市有600多萬居民生活在農村,大多數自然資源開發也在農村,農村地區點源污染與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業污染疊加、各種新舊污染相互交織、工業及城市污染向農村轉移等種種環境問題危害群眾健康,制約經濟發展,影響社會穩定。嚴峻的農村環境形勢,已成為農村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農村環境保護事關廣大農民的切身利益,事關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該局從戰略高度審視農村環境形勢,進一步提高對農村環境保護工作重要性、緊迫性的認識,切實把農村環境保護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全面加強農村環保工作,努力實現城鄉環境保護統籌建設、統籌發展、共同提高。
二是在工作部署上,始終做到城鄉環保工作“三同時”。連續三年,都將城鄉環保工作同時研究,同時部署,同時檢查考核。每年年初按照全省自然生態保護工作的總體要求,在局務會上對全市農村和生態保護工作進行認真研究部署,制定專門工作機制和實施方案,加強組織領導,配備年富力強的干部主抓。無論是在全市環保局長會議上還是其它單項工作會議上,局長都反復強調統籌兼顧,城鄉同治,切實推進全市城鄉環保工作一體化的重要意義和工作措施,每年都要抽出專門時間深入各縣市區的廣大農村研究解決突出的環境問題。
三是在目標考核上,注重城鄉環保工作全面衡量。為把農村和生態保護工作不斷推向深入,將這一工作作為重要內容納入機關年度目標考核、縣市環保局長目標責任制考核以及縣市文明目標考核之中,對工作指標進行量化分解,進一步明確生態保護工作的職責和任務。各縣市區特別是西部六縣市分別編制了《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創建規劃》,落實生態示范區建設目標責任制,成立以縣長為組長的生態示范區創建領導小組,實行一把手親自抓、總負責。通過推進以“清潔家園、清潔水源、清潔田園、清潔能源”建設為主要內容的農村環境保護示范工程,以點帶面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城鄉環境質量有了明顯改善。
責編:王宇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