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生活報5月17日(記者潘登實習生徐順海)“從身邊點滴做起,做節約用水的標兵”,在大學生中倡導節約用水仍沒過時。5月15日晚,由南寧市環保局和南寧市計劃供水節約用水辦公室共同舉辦的駐邕高校“滴水之行”演講決賽在廣西民族大學舉行,11位大學生通過激情澎湃的演講,讓環保理念深入人心。
1演講:11名環保衛士現身說水患
今年,西南五省區的大旱牽動著每一個學子的心,而梁銘軒同學來自干旱重災區百色的隆林縣。嚴重的干旱給當地生活造成極大的影響,梁銘軒為此曾特意回家體察災情。當看到許多學校由于缺水而停課,鄉親們要翻山越嶺尋找水源,小梁感覺他們很不容易。“水資源在時間和區域分布不均,嚴重影響我們的生活,作為在校大學生,不能視而不見,我們可以從生活的每一個細節入手,每人付出一點點……在節約用水方面一定能有大的作為”。
“雖然南寧市的水資源比較充裕,沒有缺水的擔憂,但是把節約用水當成是人的一種品質、一種責任,在什么地方都可以踐行,做到人水和諧,建設更美好的家園。”來自廣西財經學院的廖琰以《節約用水全民學習》的演講獲得此次比賽的第一名,她指出,不要認為我們南寧市很少出現缺水的狀況,就說明我們用水無憂無慮;如果不從身邊點滴做起,水資源將會被我們消耗殆盡。
當天晚上,登臺演講的11名同學平時都是熱愛環保的環保衛士,而他們旁征博引,結合我國水資源令人堪憂的現狀,深刻指出我們正面臨的干旱狀況很大一部分是人為造成,引出了節約用水對于生活的重要意義。梁銘軒等同學現身說法,以及對水所表現出來的無比珍惜之情,感染了現場聽眾。聽眾小唐說,她似乎感覺到眼前浮現出一幅幅大地干涸,人們四處找水喝的畫面。
2建議:評比節水宿舍傳遞節水意識
“西南大旱,我們許多同學為災區捐水捐錢,支援災區渡過難關。但這并不夠,我們需要行動起來,在日常生活中學會珍惜身邊每一滴水,用自己的行動,感染身邊每一個人。”來自廣西民族大學的舒琳從小就踐行節儉的習慣,從一張紙、一毛錢等方面入手,“能節約就節約”。在用水方面,她對自己要求也很嚴格,在日常生活中,刷牙用口盅,洗臉用盆,洗澡洗衣服盡量少用。“在自己的意識里注意這些細節,日積月累就形成了習慣”。
一些同學在洗臉刷牙時都開著水龍頭,洗澡的時候把閥門開到最大。據反映,有的學生洗一次衣服用去5桶水……看著水龍頭的水嘩嘩地流著,也許大家并不在意浪費,如果讓這些同學親自到干旱的地區生活一段時間,他們才體會到水的來之不易。有的同學知道“孤軍奮戰”的滋味,“一些同學對此并不買賬,不把節水當一回事”。
“把節水意識和知識相互傳遞,看到有浪費的現象,要及時制止。”周曉旋以“今天,你節水了嗎?”為開頭,細數我們可以節約用水的細節,“洗臉洗衣服的水,我們可以用來沖廁所,澆花種樹。”還有的同學認為,在校園里,統計每個宿舍每周用水量,進行評比等各項活動,也可以激發大家的節水意識。一個人可以感染一個宿舍,然后向更大的團體蔓延,作為用水大戶的諸多高校,在節水方面一定有大的作為。
3點評:校園里播下綠色種子
參與此次演講比賽活動的一位評委認為,大學生的演講很有啟發性,在大學生中宣傳節水常識并不過時,積極倡導,樹立大家的節儉意識,具有深遠意義。
據南寧市計劃供水節約用水辦公室副主任梁敏介紹,他們去年組織小學生和中學生參觀污水處理廠、水庫等地方,今年通過在駐邕高校,進行綠色環保的宣傳,提高廣大學生的節水意識。
“我們很注重高校的環保宣傳,因為這些年輕人都是一顆顆快速生根發芽的綠色種子,他們的言行能促進節水意識慢慢深入人心,我感到很欣慰。”參加此次活動的南寧市環保局的龐世輝認為,今年南寧將創建國家級環保模范城市,作為環保宣傳和踐行的主力軍,大學生應該發揮自身的積極能動性,為南寧市的“低碳減排,綠色生活”的宣傳活動作貢獻,通過演講本身,也讓大家有不少收獲。
責編:王宇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