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樂團在上海音樂廳為“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和上海世博會奏響中國現當代名作。
在國家一級指揮閻惠昌的指揮棒下,“植根傳統,融匯中西”的演出直擊人心。
首先上演的是描繪云南各民族古老民風的《滇西土風三首》,是享譽國際的作曲家郭文景的力作,接著是香港作曲家羅永暉的《千章掃》,以琵琶再現中國草書行文時順暢灑脫、一貫到底的氣勢。何占豪、陳鋼的經典小提琴協奏曲《梁?!犯亲屓税俾牪粎?。
最后上演的程大兆名曲《黃河暢想》十分特別,每位觀眾拿著樂團贈送的一個撥浪鼓,在閻惠昌的指揮下轉動撥浪鼓,為樂曲伴奏,共同傳達黃河兒女豪爽偉岸的性格。至此,全場沸騰,掌聲雷動。
演出在上海只進行一場,上海著名的音樂人幾乎悉數到場,我只知道音樂異常好聽,卻不知個中奧秘,是閻惠昌揭開了謎底————樂團自制的40把環保胡琴使樂聲更加美妙。
中國傳統胡琴琴面多以蟒蛇皮所制,上世紀80年代起,蟒蛇逐步被視為受保護動物。2004年起,樂團開始研制替代的人造纖維皮,成功研制出環保的高胡、二胡、中胡、革胡及低音革胡,環保PET聚脂薄膜制造的胡琴聲部音色更統一,發揮空間更大,即使驟冷高溫或雨雪天氣也不受影響,同時改良的共鳴箱使樂器音色更加完美。
閻惠昌說,香港中樂團是全球惟一擁有自己制作拉弦樂器的一個樂團,他們還在繼續探索完善樂器改革,二胡已改了十幾版,這次來到上海,在“綠色世博”上用環保樂器奏響歡樂樂章意義非凡,演員們的演出也特別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