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后天甚至更長的一段時間里,朝天門的水質是否優良,將會發生什么變化?三年后,這些都能通過計算機進行實時模擬,并像天氣預報一樣進行準確預報。
記者從4月27日召開的中國·重慶-流域水環境風險預警平臺研究學術研討會上了解到,我市正在加快推進國家重大科技水專項研究工作,預計在“十二五”期間,將通過實施“三峽庫區風險評估與預警示范平臺建設”項目,實現三峽庫區各個監測斷水質變化趨勢預報,大大提高庫區水環境風險預警和防范能力,并為全國其他流域水環境污染防控提供借鑒。
此次會議由重慶市
環境保護局主辦,邀請了中國工程院李德毅院士、德國哈根大學教授Bernd J.Kraemer、德國水質監測預警專家Werner Blohm等專家,介紹國內外水監控預警模型研究和實踐的經驗,對“三峽庫區風險評估與預警示范平臺建設”項目軟件平臺架構設計和模型集成技術路線進行論證。
重慶市
環保局相關人員告訴記者,“三峽庫區風險評估與預警示范平臺建設”是國家水專項(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的分支項目之一,旨在通過先進的信息技術應用,完善的監測網絡搭建,以及運用國內外水環境監控預警模型的先進成果,構建科學實用的水環境風險評估與預警平臺。
這個平臺優勢在于能夠及時做出風險評估和預警。首先,重慶將按照不同流域類型的生態功能區,水環境敏感目標區域與敏感時段等,對境內600公里的長江流域劃分出細致的水域功能分區,根據分區要求設置監測斷面,增加監測項目。同時,對流域的重點污染源排污情況進行實時在線監測。這些監測數據都將通過計算機網絡及時地發送到中心機房。中心機房接收到數據后,運用水環境監控預警模型進行模擬和計算,從而得出今后幾天甚至一周時間水質的變化趨勢情況,并作出相應的評估。這就為進一步提高風險防范能力提供了可能。
目前,國外在水環境流域治理方面有很多成功的項目,特別典型代表是德國的萊茵河、美國的切莎皮克灣和英國的泰晤士河等,市
環保局相關人員介紹,我市三峽庫區風險評估與預警示范平臺建設將主要借鑒德國萊茵河的先進成果,因為除具有上述風險評估和預警的優勢外,德國萊茵河是一條跨國界的河流,在跨流域的水環境風險防范聯動、上下游生態補償等方面可供借鑒。
據悉,我市三峽庫區風險評估與預警示范平臺建設已進入項目軟件平臺架構設計和模型集成技術路線論證階段。按照計劃要求,將在“十二五”期間投入使用。
上一篇:
煙臺市萊山區環保局開展環保專項行動
上一篇:
環保專家帶你賞花、教你識別外來入侵生物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