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忙忙碌碌,時而出現在公園里,帶領環保志愿者頂著烈日除豚草;時而出現在社區、街道,和老友們一起回收廢舊電池;時而出現在公交車上,和司乘人員一起宣傳環保……他就是鞍山市老年環保志愿者協會會長的肖志遠老人。
應該為社會做點事
“退休后,我常和一些離退休人員在一起活動。我們覺得應該為社會做點事才對。”肖志遠這樣表述自己剛退休時的心境。
老人們從回收一節節廢舊電池入手,開始了他們的“環保事業”。經他們的帶動,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廢舊電池回收大軍行列,154個回收箱遍布全市各個角落,海城大屯東房身倉庫成了廢舊電池的“家”。幾年下來,他們共回收廢舊電池20余噸。
豚草是一種危險性雜草,每年6月下旬到7月上旬是豚草生長的最重要時期,肖志遠就組織會員,并動員周圍群眾一起除豚草。在肖志遠的帶領下,上千位老人躬著背,流著汗,足跡遍布全市每個角落,影響深入人心。僅幾年工夫,這支“部隊”除豚草40多萬平方米,約3000多萬株。鞍山農業環保監測站的同志說,鞍山除豚草效果在全省是最好的。
經過調查,并與大家商議,協會的任務由原來的單一回收廢舊電池拓寬為學習環保、宣傳環保、參與環保、監督環保等,隊伍也逐漸由當初144人發展到上千人,協會開始走向規范化、制度化。肖志遠宣傳環保的小喇叭響遍了鋼城,他的社會活動為鞍山的志愿者樹立了良好的形象,被譽為“環保衛士”。
“沒事找事”與“多管閑事”
為做好環保工作,肖志遠組織老人們重新走進“課堂”,認真聽市城建、環保等部門的專家講解相關政策及業務知識,他們見人就宣傳環保,見到有破壞環境的行為,就會主動上前制止,還有,每年端午節前后,肖志遠總是組織大伙主動承擔起護樹任務,不允許有人亂掰桃樹枝。時間一長,“沒事找事”與“多管閑事”的名聲便落到了肖志遠的頭上。
肖志遠還不斷地向政府有關部門提出建議,環保教育應從娃娃抓起,最好將環保列入中小學教學課程,并為此先后走進園林小學、常青小學和27中學等10多所學校及一些社區宣傳環保知識,開展創建綠色單位活動,受到學生和社區居民的歡迎。
“有人說我是瞎忙活,可我不這樣認為,環保絕不只是環保部門的事。要想環境好,只有靠大家。當大家都有了環保意識,許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肖老說。“不追求個人利益,不計較個人得失,只有這樣,累也不覺累,苦也不知苦,只有這樣,一個人的生活才更有意義,才能生活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