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廣西網
6家電解錳生產企業中,兩家專門生產電解二氧化錳,兩家專門生產電解金屬錳,還有兩家既生產電解二氧化錳又生產電解金屬錳。這些企業中,既有國企,又有股份制企業;既有建廠50多年的老廠,又有只有5年歷史的新廠。
廠況如此復雜,又碰上如今電解錳市場低迷:電解二氧化錳還可以有些微利潤,電解金屬錳是越生產越虧,據廣西有色金屬集團匯元錳業有限公司稱僅2010年3月即虧損3900萬元。
而上述企業整改前又是什么樣子呢?來賓市環保局副局長陸海波介紹,過去,廠區內雨水、污水合流,生產車間內廢氣亂排,廢渣亂堆,事故應急設施缺乏,排污口亂設置。
企業老板整改缺乏動力,擔心投入環保設施費用過大,導致生產成本過高,產品沒有競爭力,同時又有來自“不改(整改)即亡(關閉)”的壓力。廣西環保部門針對此種心理,專門為他們辦培訓班,幫助他們算經濟、社會兩筆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