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帝聚能灶技術“燃綠”世界環保大會
(本報訊)7月28日,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以及國際節能環保協會聯合相關國際組織共同主辦的第三屆世界環保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會議吸引了各國政要和全球眾多環保領域的專家、學者并世界500強企業參與,這也是繼哥本哈根會議后,世界各國要、金融及產、學、研各領域共同探討科學發展綠色經濟,應對氣候變化的又一國際性盛會。
本屆大會以“推進中國可持續發展,構建未來競爭力”為主題,為尋求經濟與環境共贏發展模式打開新的思路,推動了國際及區域間低碳、環保領域的合作,構建了世界經濟與環境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國際性交流平臺。在會議期間,眾多中國企業亮相世界環保大會,展示了國內企業在低碳產業領域的科技創新成果,其中,中山華帝聚能灶產品的脫穎而出,引起了與會各國代表的廣泛關注。
“聚能燃燒”引領世界燃燒技術
繼哥本哈根會議之后,低碳環保的迅速得到社會各界的認可,也從國家政策層面進入到社會基礎,“低碳經濟”成為企業界造福人類的創新追求,各行各業迅速展開深挖節能、低碳的科技創新,企業在技術創新方面的突破成為全球環保趨勢的焦點所在。會上,來自全世界的知名企業紛紛帶來行業內最先進的環保技術和低碳產品,作為本屆大會全球唯一綠色合作伙伴,中山華帝燃具股份有限公司展示的聚能燃燒技術得到大會各界認可,業內人士評價:華帝在節能低碳方面的突出優勢不僅為廚衛行業帶來了新一輪的革命,也將為全球的低碳環保事業帶來新的機遇。
據了解,作為國際級別的環保峰會,世界環保大會對來自企業界的合作伙伴始終有著非常苛刻的要求,而華帝歷經十年研制的聚能燃燒技術成為其進入這個殿堂的綠色通行證。在剛剛結束的國內灶具行業高層研討會上,這項技術得到了國家領導與行業頂級專家的一致認可,我國燃氣領域第一位工程院院士李猷嘉直言這項技術“非常厲害”。由于這項技術改變了傳統燃燒方式,其影響力足以顛覆世界灶具行業。據悉,聚能燃燒技術作為一種全新的燃燒技術,通過對預混、燃燒結構的創新,將熱效率由行業國標的50%提高到68.5%,大幅度節省了能源消耗,同時,聚能燃燒技術采用三元催化技術,使燃燒后產生的有害氣體幾乎為零。經過與會專家的論證,聚能燃燒技術與現有燃燒技術相比,形成兩大技術突破,引領中國走在世界燃燒技術的巔峰。
華帝總裁黃啟均在媒體采訪中表示,技術創新才能點燃綠色引擎,唯有技術創新,才能實現產品低排放低污染,引領整個行業的技術升級。目前家用能源的碳排放量占總排放量的21% 以上,能源危機、環境危機已經讓整個社會不能有絲毫的懈怠。燃氣產品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都是行業內企業應該關注的社會問題,是企業的社會責任之一,而華帝,作為一家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的上市企業,聚能灶產品的推出,不單單是企業應對全球低碳發展的要求,也是華帝對多年來一直恪守的“標榜雅生活”的綠色要求。
華帝低碳技術“搶灘”市場制高點
目前,中國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正在制定《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未來5年中國環保產業投資需求可達4500億元,節能環保等新型產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中國正在進入工業化中后期,后工業化階段將是環保投資的高峰,因此,全球低碳環保的科技要求,為環保行業迎來廣闊的發展空間,并在未來一段時期保持15%-20%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在宏觀經濟企穩回升和環保策投資日趨加大的背景下,節能環保行業成為2010年的投資亮點。
與會專家表示,隨著近年來中國節能環保產業投資總額持續增長,中國府日益迫切的減排任務正在為節能環保產業創造巨大的市場需求,節能環保行業具有良好的增長前景,孕育眾多的投資機會。當前,多數家用燃氣產品制造企業的研發停滯不前,廚衛行業在環保、節能、減排上的研發上更是鮮有成果,即使放眼全球,也始終沒有一項領先的技術引導行業升級,而華帝聚能燃燒技術的出現徹底改變了這一現狀,同時也占領了行業的技術與市場制高點。
華帝新聞發言人羅斌告訴筆者:作為廚衛行業的龍頭企業,華帝始終在研發生產中堅持環保理念,承擔起了企業應盡的責任。根據研發人員計算,若我國1.8億現有燃氣灶家庭使用華帝聚能燃氣灶技術,則全國每年可節約21.3億立方米天然氣和257.8萬噸液化氣,每年可減少1143.4萬噸二氧化碳排放。全國每年節約的資源合計相當于54.4億立方米天然氣,約為西氣東輸一線工程年輸氣的45.3%。聚能燃燒技術的應世而出,實現了華帝的環保理想,也為中國打造低碳社會做出了華帝應有的努力。
在世界環保大會上,華帝總裁黃啟均發表了低碳宣言并以此與全球企業共享:“華帝將不斷的去探索適合自己的低碳經濟之路,在自己的領域內,研發出低碳節能產品,并且能為大眾的低碳生活提供更多的便捷和幫助,愿與大家一起為環保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會議現場,華帝總裁向大會贈送了全球首款低碳聚能灶,大會組委會表示,將繼續關注華帝公司在未來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方面的表率作用。據筆者了解,會后,眾多國際企業、特別是與燃氣有關企業也對華帝聚能灶技術表示出濃厚的合作興趣。
可以說,在哥本哈根之后,北京第三屆世界環保大會再次搭建了全球綠色產業的盛會,也再次把低碳經濟推向新的高度。各國政要、商賈學者為全球綠色戰略規劃獻策同時,也引領社會各界共謀綠色商機的落地,從而推動世界低碳環境及綠色經濟的創新和發展,作為世界環保大會的綠色合作伙伴,中山華帝十年磨一劍成就了今日的成績,這也為中國企業發展綠色經濟提供新的思路。
“聚能燃燒”加快產業升級步伐
近兩年,為了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推動產業升級,政府出臺了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節能惠民補貼等多項政策,拉動了消費,促進了產品升級換代,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各行各業更是厲兵秣馬,加快了技術研發的腳步。華帝聚能燃燒技術的出現,使高排放、高污染、高能耗和低效率的灶具產品面臨著被淘汰的命運,同時將會引發灶具行業格局的改變,產業結構調整的升級的時代也將來臨。
專家分析,擁有華帝聚能燃燒新技術的灶具產品具有凈燃、高效、節能、環保、隔熱、防風等特點,為消費者節省燃氣,降低使用成本,凈化廚房環境。作為巨能燃燒技術的總工程師,華帝總裁黃啟均告訴筆者,聚能燃燒不僅可以應用在燃氣灶、燃氣熱水器、家用采暖等家用燃氣具產品與設備上,還可以應用于在工業制造中的工業燃燒加熱工序。同時,將會在行業內迅速普及,推動整個社會的節能環保進程。
根據中國五金制品協會數據,平均每戶廚衛電器一年要用掉200公斤石化燃氣和1000度電,以1公斤石化燃氣產生2.3公斤二氧化碳和1度電產生1千克二氧化碳進行轉換,每個家庭在廚房里一年排放的二氧化碳排就高達1500千克,相當于1500棵樹一年吸收二氧化碳的重量。如果熱效率提升37%,那節約燃氣和減少的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排放量是很巨大的。因此,中國五金制品協會理事長張東立表示:“聚能燃燒技術對于灶具行業應該說是一項突破,無論是在技術上,還是在生產制造工藝上。”
對于行業內外的高度評價,身為聚能灶技術的總工程師黃啟均在環保大會上強調:“華帝已經將這項技術應用到灶具生產中,并將大力宣傳推廣。華帝非常希望與同行業共享這項技術,讓整個行業加速升級,讓這項足以改變灶具行業未來的技術得到最廣泛的價值體現。”
在灶具行業的30年中國發展當中,技術層面始終以大氣燃燒為主。聚能燃燒技術的出現打破了這個行業瓶頸,對灶具行業的升級換代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作為燃氣燃燒技術方面的權威——中國同濟大學姜正侯教授一言以蔽之:節能就是減排;而減排正是2010年哥本哈根之后的全球企業界主旋律。我們應該祝賀:作為中國的華帝,首先奏響了全球減排主旋律的音符!
【鏈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