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某媒體報道的《草甘膦廢水排放超標 華星化工上了環保“黑名單”》的文章,華星化工(002018)今日發布澄清公告,指媒體報道不實,公司各項污染物的去除率及磷酸鹽等各項指標均做到達標排放。并稱自1998年公司設立以來,累計環保資金投入已達7200多萬元。
華星化工表示,昨日有媒體在報道時指公司因草甘磷車間廢水預處理設施正在改造,廢水總排口取樣監測結果磷酸鹽值超標,因而被列入安徽省2010年第二季度污染物超標排放企業名單。
針對此報道,華星化工董事會作出澄清稱,2010年5月公司發現草甘磷廢水預處理系統的爆氣管道堵塞,導致磷酸鹽排放指標很不穩定,預處理的結果不是很正常。公司隨即向環保部門進行報告,并于5月19日-24日對草甘膦車間進行了停產整改,5月25日整改結束同時恢復生產。2010年6月2日,巢湖市和縣環保局對草甘膦車間廢水預處理進行驗收,各項污染物的去除率均符合要求,公司的總排放口磷酸鹽等各項指標均做到達標排放,環保局已向公司出具《監測報告》。
華星化工重申,作為上市公司,在創造經濟效益的同時,更注重自己的社會責任。公司將不斷加大環保設施、技術及人才等方面的投入,嚴格遵守和執行國家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法規和地方環境保護有關規定。
公告顯示,華星化工目前建有廢水預處理裝置11套、日處理能力為3.9萬立方米的廢水生化處理裝置;建有19套廢氣吸收系統和12套廢氣冷凝回收系統;建有年處理1萬噸危險廢固、廢液二用焚燒處理裝置;同時配備了氣相色譜儀、分光光度計等各種廢水、廢氣監測、監控、試驗設備和儀器。
華星化工表示,自1998年公司設立至今,累計環保資金投入已達7200多萬元。其中,2009年度污染治理費用1500多萬元,今年1-6月污染治理費用900多萬元。(程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