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mewo0"></strike>
  • <ul id="mewo0"></ul>
  • 一起環保,要去環保-環保信息網(17環保網)
  • 當前位置:環保信息網 > 環保行業資訊 > 行業新聞 > 科技創新促和諧(高層訪談)

    科技創新促和諧(高層訪談)

    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切記!信息來至互聯網,僅供參考2009-08-05 訪問:

      

    路甬祥近影

      全球科技進步日新月異,成果層出不窮。科技創新促進了人類社會的和諧、合作和發展。年終歲末之際,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院士接受本報記者專訪,在長達1個多小時采訪中,縱論2005年世界科技發展大勢。

      全球科技新成果令人目不暇

      接記者:一年來,全球科技領域取得了哪些重大進展,它們對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帶來什么影響?

      路甬祥:在探尋物質世界的奧秘方面,7月,美國天文學家宣布發現了太陽系內第十大行星。8月,日本科學家利用“朱雀”號衛星成功觀測到位于銀河系中心的“人馬座a”超大質量黑洞,其質量比太陽大數千萬倍。10月,英國天文學家又宣布,離“人馬座a”黑洞不到1光年的區域里,誕生了數十顆大質量恒星。這項研究有可能解釋這種罕見的大質量恒星是如何生成的。11月,我國科學家領導的一個國際小組利用位于北半球10個射電望遠鏡組成的陣列又成功測量出了“人馬座a”黑洞的大小。

      與宇宙學研究所取得的這些重大成果相比,微觀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令人興奮的新發現。基因組研究仍是引領生命科學的前沿領域。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完成,世界生命科學進入了一個以蛋白質組學和生物藥品開發為重點的新階段。高致病性禽流感先后在若干國家發生,并危及人的生命,全球合作應對。科學家在h5n1禽流感病毒的研究和防治藥物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信息技術領域,一個由多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開發出功能強大的自由電子激光器,該激光器能發出波長極短的激光,可用來觀察納米世界,并為最終獲得原子系統的結構和動力學信息提供了重要手段。超級計算機的研制競爭日趨激烈,今年,美國ibm公司研制的“深藍”計算機新的計算速度已達到每秒280.6萬億次。日本亦不甘示弱,正在著手開發最快運算速度可達每秒1萬萬億次的下一代超級計算機,預計到2010年完成。

      世界航天科技領域中,空間探索掀起熱潮,新技術新成果的產生令人目不暇接。

      人類社會逐步進化到和諧發展階段

      記者:未來世界科技發展的趨勢是什么?

      路甬祥:科技創新、轉化和產業化的速度不斷加快,原始科學創新、關鍵技術創新和系統集成的作用日益突出,科學技術正在成為人類經濟可持續增長和社會進步舞臺上的主要角色。

      科技發展呈現出群體突破的態勢,起核心作用的已不是一兩門科學技術,而是由信息科技、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納米科技、新材料與先進制造科技、航空航天科技、新能源環保科技等構成的高科技群體,這標志著科學技術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創新群體集聚時代。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加快,人們面臨的許多問題也越來越顯示出明顯的全球特征,如全球環境問題、食品安全、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傳染病的防治,以及反恐、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保障國家安全等問題,都需要全球的交流與合作。

      記者:世界許多國家不同程度地面臨水資源、土地資源、礦產資源短缺和環境污染等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可持續發展?

      路甬祥:自然資源的有限性和人類需求的無限性是很難克服的矛盾。但隨著人類創新能力的提升,有了新知識可替代傳統生產工藝和技術,對不可再生資源的依賴不斷下降,緩和了矛盾。另外,人類對客觀規律認識加深后,逐步回歸到理性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人類社會可逐步進化到和諧發展階段。

      人類社會的和諧包括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各國之間的和諧。同時要深化規律認知,開發環境友好技術。首先,應加快建立與完善生態系統監測網絡,發展基于數字地球理念的資源環境信息技術平臺,全面系統認識自然過程和人的活動對生態環境及人類自身發展影響的客觀規律,為資源高效利用、生態環境整治提供堅實的知識基礎、技術支持和決策依據。其次,大力發展綠色制造、清潔生產技術和節材、節能等新技術。提高全民環境意識,倡導正確的生活方式,等等。[page]

      科技發展水平位居發展中國家前列

      記者:中國科技發展現在達到什么水平?如何提高中國科技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路甬祥:經過50多年的不懈努力,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快速發展,中國的科學技術發展取得了很大進步。目前中國已經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體系,整體的科技發展水平位居發展中國家前列。2004年,中國國際科技論文數量位居世界第五位,在載人航天、納米科技、生物科技的某些領域,中國已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科技發展的水平還相對落后,中國的原始創新和系統集成能力還不強,經濟社會發展尚未真正走上依靠科技創新的可持續發展軌道。

      為了提高中國的科技創新能力,我們要在科技界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通過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的組織與實施,通過建立與完善有利自主創新的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推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提高科技創新能力,促進產業競爭力的全面提升;要建立適合中國科技發展需要的人才結構,造就一批德才兼備、具有戰略眼光和卓越組織才能的戰略科技專家和領銜科學家與工程師;要加強科學道德與學風建設,推動全社會形成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社會氛圍等等。

      記者:在經濟全球化加快發展的今天,中國的國際科技合作有何意義?

      路甬祥:通過國際科技合作,產生于世界各地的科學技術知識、成果、信息,可以為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人民所共享,推動科技成果的應用和轉化,推進先進科學理念的傳播和科學精神的弘揚,也有利于促進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文化交流;另外,可以有效促進創新要素,包括創新人才、創新思想、創新資源、創新平臺和創新成果,在全球范圍內的優化配置和組合,推動科學技術更快更好地發展。

      《人民日報海外版》(2005年12月28日第二版)


    環保 環保新聞 環保信息
    分享到:

    上一篇:我市環保工作接受省考
    上一篇:中小企業板股改改出30億萬富豪(圖)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麻豆| 欧美在线精品永久免费播放| 黑巨人与欧美精品一区 |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 亚洲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第六页| 2022精品天堂在线视频| 日韩精品系列产品|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第一页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福利国产琪琪| 99久久99久久精品国产| 久久久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无码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中日精品无码一本二本三本| 污污网站国产精品白丝袜|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浪潮| 99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 欧美精品在线一区| 精品视频第一页| 久久精品国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 国内精品免费视频精选在线观看 |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影院 |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香蕉精品视频在|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 国产成人精品白浆久久69| 成人国产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99久久婷婷免费国产综合精品| 九九在线精品视频专区| 久久久九九有精品国产| 思思99热在线观看精品| 亚洲精品福利视频| 国产精品片在线观看手机版| 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a| 全国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一本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夜夜夜夜夜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的天堂538|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夜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