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西省污染減排新聞采訪團的采訪工作已經圓滿結束,這支采訪隊伍走遍山西,進行新聞宣傳和輿論監督活動。
采訪活動于世界環境日啟動,由山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楊安和授旗、山西省環保廳廳長劉向東宣布啟動。采訪團由CCTV.com環保頻道、人民日報山西分社、中國新聞社山西分社、中國環境報、經濟日報、中國產經新聞、山西日報、山西晚報、山西電視臺、黃河電視臺、山西人民廣播電臺、山西經濟日報、山西政協報、山西青年報、山西商報等媒體記者組成。
此次采訪活動,圍繞山西在減排工作中涌現的先進典型和減排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而展開,重點推進涉及民生的區域環境問題以及群眾反映強烈的環境違法問題的解決。采訪活動采取“宣傳典型為主,批評監督為輔”的原則,宣傳環境保護社會責任,樹立環境保護宣傳典型,褒獎環境友好行為,曝光環境污染現象,鞭撻環境違法行為,形成全民參與、全民監督的濃厚氛圍,促進山西污染減排任務的完成。
污染減排工作從市到村
太原市汾河流域13條支流河流,在政府的積極治理下,目前已經有突出成效。楊興河入汾口的堤岸整修、河道治理疏浚工作已經完成一半。由于楊興河中下游河流沿河兩岸分布眾多的工礦企業,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排入河道,現已成為一條排污河流。從2008年10月起,楊興河每日7000噸左右的生活污水被引入北郊污水處理廠,大大的減少了直接排入汾河的污水量。而北澗河臨時修建了兩個泵站,將部分污水攔截并抽回太鋼污水處理廠,在城南污水處理廠建成使用前對該污水進行處理。此外,北沙河、南沙河、玉門河等其他支流都進行了相應的治理工作。
古交市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工作依然在進行當中,采取了切實有效措施,確保完成主要污染物減排約束性指標。古交市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加快淘汰落后生產力,落實好結構調整減排;強化工程治理減排;進一步引深監督管理減排;嚴格控制新增污染排放量;全面實施清潔生產。以上調控措施確保了減排任務圓滿完成。
清徐縣位于山西省中部,是省城的南大門。在山西省新的戰略藍圖上,清徐縣是太原市未來建設發展的重點區域。清徐縣多措并舉,確保污染減排工作順利推進,并且進一步提升環保服務經濟發展的能力,努力走出一條資源、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道路。
與此同時,村里的環保工作也在進行,2010年計劃解決20個城中村集中供熱問題。要實行城中村集中供熱,必須由村委會投入大量的資金對城中村范圍內包括居民院落的原有供熱設施及管網進行統一改造,并提供符合城市規劃要求的熱力站站址,在完成熱力站建設后,才具備接入集中供熱的基本條件。困難較多,難度很大,城中村集中供熱計劃在努力實現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