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19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道,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耗資二億二千萬元建造的、轄下首個設有環保設施的馬鞍山海濱長廊十八日正式開幕,康文署署長馮程淑儀表示,為提高市民的環保意識及推廣環保教育,康文署在興建新康樂設施時,會繼續采用更多創新及環保的設備。
馬鞍山海濱長廊位于馬鞍山沿海一帶,前臨沙田海,遠眺延綿不斷的八仙嶺群峰,占地約五點二公頃,全長三點二公里,是沙田區內第二條大型海濱長廊,也是康文署首個設有環保設施的公園,包括設有三支風力發電機,可為長廊內部分地燈供應電力,以及兩盞創新的太陽及風能燈,應用天然能源及不會排放二氧化碳,以生活化的方式,向市民示范如何將環保元素融入康樂設施中。
游覽長廊的市民,除可飽覽海天一色的景致,并可享用多元化的設施。喜愛踏單車的人士在長廊外圍單車徑享受單車樂時,臨海美麗景色亦盡入眼簾。長廊內有多項康樂設施,例如兒童游樂場,游樂設施結合了自然科學和環保教育元素,小朋友玩耍時,可動腦筋從中學習相關的實用知識。其它設施并有健身站、緩跑徑、足健徑、長者健身園地、太極場和簕杜鵑園等。昨日開幕禮并舉行植樹儀式,一眾主禮嘉賓種植了多株黃槐樹。黃槐樹全年大部分時間盛開黃色花朵,金光燦爛,讓人聯想到耀眼奪目的陽光,與其英文名稱“sunshine tree”互相配合。
馬鞍山海濱長廊的建造工程共分三期施工,第一期及第二期先后在去年七月和本年一月落成,第三期亦已于本年六月開放予市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