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桶里堆滿了用過的紙碗。
9月25日,洪山珞喻路上一家小吃店,餐桌上堆滿了盛裝飯菜的方便紙碗。本版攝影/記者詹松
本報訊(記者張珺 蔡爽) 過早買個一次性紙碗,吃完順手一扔。在武漢,每天都有超過100萬個紙碗被市民“吃”掉。
9月23日,在我市一個大型工業展會上,五六家參展的紙碗紙杯加工商頗為搶眼。其中,瑞安市東方紙杯機械有限公司展位面積達20多平米,其銷售部負責人王菁稱,去年就曾來漢參展,認識了30多個武漢客戶,賣出了30多臺設備,今年再次參展信心十足。
“武漢人吃熱干面、牛肉粉都喜歡用紙碗。”王菁估計,武漢的紙碗銷量可能排名全國第一,“去年參展的是低端機,客戶抱怨生產速度太慢,今年我們帶來了高速機,一臺機器1分鐘可生產60個紙碗。”
武漢的紙碗市場真有他說的那么大嗎?9月24日,記者在武昌戶部巷、漢口多家三鎮民生甜食館、關山多家早點攤探訪發現,熱門地段早點攤“吃”紙碗的速度驚人,一分鐘賣出上十個,即便在背街小巷的小吃店,一天也能賣掉150個。在漢正街、千家街等紙碗批發市場,生意火爆。但是,無論買家還是賣家,無人關心其是否環保。
生產可降解一次性杯碗的武漢華麗環保公司市場部經理金國軸稱,該公司市場調查顯示,武漢每天消耗的一次性杯碗數量超過100萬個。
來自武漢餐飲行業協會的數據顯示,目前,武漢小吃店已達1萬多家,一般每個店每天最少賣100碗小吃才能保本。由此算來,武漢小吃市場每天對紙碗的需求量也在100萬個以上。
武漢市環保產業協會副秘書長李漢武算了一筆賬:目前,我國每生產一噸紙就要耗費7~15棵樹齡在20年左右的大樹、100立方米的水。由此推算,武漢市每天使用一次性紙碗需要消耗10多噸紙,而生產這些紙需要70~150棵大樹和1000立方米的水,這相當于每天“啃”掉一片街邊小游園的樹木。
過早紙碗用量大
無人關心“環保”
記者張珺 蔡爽 陳永權 實習生石偉
戶部巷:
小吃店門口垃圾箱堆滿紙碗
9月24日上午9時許,記者在武昌戶部巷小吃一條街看到,約20家小吃店,幾乎家家提供紙杯和紙碗。在蔡林記熱干面、徐嫂糊湯粉這樣以面條和湯水為主的店里,一分鐘就用掉上十個紙碗。在一家食客不多的湯包小店,記者過早10分鐘內,也有10位食客買走10份用紙碗裝的早點。
此后,記者跟隨清理各家各戶門前垃圾桶的環衛工發現,9時45分,戶部巷小吃街外半人高的大垃圾箱中,已堆滿紙碗、紙杯和方便筷。
在武昌民主路忠孝門社區小吃店,雖然主要是街坊鄰里光顧,生意也很不錯。“吃的人雖然不多,但每天15公斤熱干面、3公斤粉條的生意還是有的。”該店羅老板稱,因有食客選擇消毒碗,有食客選用紙碗,他每天大概要用掉100~150個紙碗。
10時許,記者在漢口紅旗渠路、北湖等地的三鎮民生甜食館看到,過早高峰雖已過,但每分鐘也要用掉兩三個紙碗。
同樣的時間段,在關山思遠雙N教育學校旁的兩家熱干面攤點,記者看到,一小時內賣出70多份面食和20多份苕粉,粗略算下來已用去近百個一次性紙飯盒。附近的垃圾桶外邊,堆滿了丟棄的紙碗和一次性餐盒。
中午時分,兩攤點向旁邊的學校賣出70多份外賣,用去近150個餐盒。
批發市場:
買家賣家無人關心“環保”
9月24日,在武昌千家街干鮮調料批發市場,記者以開小吃店為由“批發”紙碗。
記者發現,小吃店里能找到的紙碗,這里都有賣。其中,大多數紙碗均印刷了可回收環保標識,而部分紙碗因印刷廣告而沒有做環保說明。從手感來說,貴的紙碗比便宜的紙碗要厚一些、硬一些,后者摸著明顯偏軟。
當記者質疑這些紙碗是否環保、衛生是否達標時,一紙碗批發商不屑地說:“賣小吃的又不是你一家,從沒有聽說哪個因紙碗環保與否被查的。”
漢正街上也有多家一次性用品批發市場,記者走訪了解到,武漢三鎮早點攤、小餐館很多在這里批發餐盒。遠大商行老板熊遠平介紹,餐盒都是一箱起步批發,客戶一般最少也要拿走兩箱。“武昌那邊的學校多,周圍的餐館、早點攤每次拿得多。”
在王家巷的華中一次性餐具批發市場,幾輛金杯面包車正在裝載一次性餐具。大華日雜店老板說,因為便宜,大批量的批發商都會來這里,包括漢正街的批發店鋪都在這邊進貨。記者注意到,只有少量紙碗上面印有“環保產品”4個字。但無論是買家還是賣家,沒人注意或詢問“環保”二字,價格便宜是進貨人的首選。
紙碗帶來多重污染
環保產品將面世
記者張珺 蔡爽 陳永權 實習生石偉
市環保產業協會:
武漢一天“吃”掉一片小樹林
據悉,我國每生產一噸紙就要耗費7~15棵樹齡在20年左右的大樹、100立方米的水。
9月24日,記者在臺北路一家超市內,借用電子秤稱量,50個一次性紙碗的重量大約500克。
武漢市環保產業協會副秘書長李漢武由此算了一筆賬:以一個紙碗平均10克計算,一噸紙只能生產10萬個紙碗,這還不算生產中的邊角料損耗。如此算來,武漢人每天使用一次性紙碗需要消耗10多噸紙,而生產這些紙需要至少70~150棵大樹和1000立方米水。這相當于一個街邊小游園內的全部樹木,或者500米路段的綠化樹。
不僅毀壞森林資源,紙碗還帶來多重污染。李漢武說,生產過程除產生濃煙、造成大氣污染外,還產生大量廢水,其排放化學需氧量濃度達100毫克以上,遠遠高于國家規定其他企業的排放濃度。而隨手亂丟的裝湯水的紙碗,給武漢市環境衛生帶來的負作用,大家每天看到,更難以量化。
李漢武說,我市正在淘汰紙碗生產企業,取而代之的是可降解和回收的環保碗。目前,我市共有遠東綠世界等6家大型環保紙碗生產企業,但小作坊式紙碗生產企業仍大量存在。隨著我市“兩型社會”建設的推進,我市每年關閉10多家小造紙企業,以保護武漢江河湖泊的水質和市民的大氣環境。
環保紙碗的衛生條件也令人堪憂。按國家規定,再生紙不能用于制造餐具。但目前很多黑心企業回收衛生紙來造紙碗,細菌、鉛汞等重金屬超標嚴重。今年5月20日,僅江漢區工商部門就一次性查處一黑作坊生產的18萬只劣質紙碗。
武漢環保企業:
淀粉將取代紙和塑料
武漢環保龍頭企業之一——華麗環保市場部負責人金國軸表示,環保企業的實質,就是生產一次性用品以不消耗或少消耗不可再生資源為原則,而且這些產品必須易降解、低排放。樹木屬于再生緩慢的資源,一片樹林從種植到成才需要若干年時間,所以一次性用品不應首選紙質或塑料。
金國軸介紹,目前世界上已出現多種紙質和塑料的替代材料,所用原料大部分是淀粉,通過水解和塑化等工藝,這些原料變得跟塑料或紙的質地很相似,用作一次性用品“綽綽有余”,而且它們能降解,埋到土里若干年后,就變成了無機物和水。
金國軸樂觀地表示,因為目前對該種材料的工藝要求比較高,國內僅有少數企業具備生產能力,但新材料和環保材料開發將是大勢所趨,目前的資源消耗性材料,遲早會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