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報記者 李征 攝影報道
昨晚,2010“青年影響社會”上海十大公益項目在復旦大學評出,陽光下展翅——上海社區青年就業援助行動、“趕碳號”低碳樂園、社區公益站、“關愛自閉癥”行動、圓夢·接力看世博志愿者服務項目、“夢想中心”鄉村素質教育公益服務體系、上海市青少年迎世博百萬笑臉征集活動等10個公益項目獲得了“最具影響力”上海青年十大公益項目稱號。
卡通形象宣傳環保
“宣傳環保并不是枯燥地說教,我們一樣也可以把它做成有趣的、時尚的公益項目,比如桌游和漫畫! ”在評審會上,“趕碳號”的低碳樂園項目的亮相頗吸引觀眾的眼球,兩個可愛的卡通形象“急猴猴”和“糊兔兔”特別招人喜歡,它們在臺上一唱一和地介紹環保,臺下的評委也被逗得忍俊不已。
項目負責人張寧表示,“趕碳號·低碳樂園”推出的網絡漫畫和桌面游戲,使得受眾在看動漫、玩桌游的樂趣當中潛移默化地受到低碳生活理念的影響。截至今年9月,他們完成開發7款桌面游戲:辨衣警、食翻天、綠富翁和綠行棋等;完成網絡動漫形象“急猴猴”與“糊兔兔”的設計,并創作30余則低碳四格漫畫故事。
張寧很自豪地告訴記者,“趕碳號”已經在全國13個城市以及日本、新加坡、美國等地開展活動30多場。卡通漫畫形象更是和世博志愿者站點合作,在全市100多個世博志愿者站點進行互動展現。
目前,通過各地志愿者的支持,“趕碳號”已經在全國13個城市以及日本、新加坡、美國等地開展活動30多場,直接參與人群超過1萬人。 “急猴猴和糊兔兔”低碳樂活四格漫畫故事已經連載30余篇。兩個卡通形象也已經有一定的知名度,“急猴猴和糊兔兔”卡通漫畫形象在全市100多個世博志愿者站點進行互動展現。
幫自閉兒童開扇窗
在最終獲獎的十大公益項目當中,不少項目的扶助對象是社會各階層的弱勢人群,如社區青年、民工子弟、自閉癥兒童等。上海青聰泉兒童智能訓練中心的扶助對象就是自閉癥兒童,從今年4月到10月期間,已有400人次的自閉癥兒童因此受益。
陳潔是上海青聰泉兒童智能訓練中心的創辦人,她介紹,自閉癥被稱作精神疾病中的“癌癥”,是一種因基因突變而引起的廣泛性發育障礙。患病的兒童發育受到阻礙,缺乏正常的語言溝通和社會交往能力,他們很難與身旁的人建立情感、對各種感官刺激的異常反應及一成不變,難以更改固定玩法與行為。“當我第一次聽說這種病時,就被它帶給整個家庭的痛苦所震撼,決定用自己的力量來為這些孩子提供幫助。 ”
現在,中心的志愿者們除了已對200名孩子提供了一對一的早期訓練,還為他們的家長開展了20多次的專家講座、交流活動,近30次的社會公益活動,引起社會公眾對自閉癥的更多關注。現在,參加活動的自閉癥患兒的語言溝通和社會交往能力有明顯提升,已經可以掌握一些基本的溝通方式。
將舊電腦變廢為寶
有些項目并未最終獲獎,但也讓評委和觀眾眼前一亮。“再生電腦公益行”就是一項將“環保”、“公益”與“循環經濟”三者有機結合的項目。
項目負責人張斌峰介紹,以電腦為代表的電子產品的更新換代速度越來越快,數量越來越多。在上海,每年被淘汰的廢舊電腦約有70-80萬臺,而一臺廢舊電腦可能含數百種有害化學物質。一旦這些電腦被胡亂丟棄,就可能嚴重污染環境,危害健康,而如果重新組裝利用,則可以避免污染,讓這些電腦“復活”。這樣,“環保”、“公益”與“循環經濟”三者就有機結合。
參加項目的志愿者是上海僑聯的一群計算機高手,以及一些大學生志愿者,他們通過回收社會各界捐贈的廢舊電腦,經過有專業資質的電腦企業修復再生,并經過計算機行業協會授權的檢測機構測試,成為合格的再生電腦。合格的再生電腦、以及資源化處置廢棄電子產品所得的收益,都將用于幫困助學、中西部地區愛心工程等各種環保公益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