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丁國鋒
今日早晨8時左右,位于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長蘆街道辦事處陸云村卞云組的南京龍溪化工有限公司發生大火。這是繼“7·28”丙烯爆燃事故之后,南京再次發生的一起重大安全事故。
發生火災的南京龍溪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民營企業,以生產熒光增白劑、顏料、染料中間體為主,產品主要用于塑料制品、紡織等行業。據悉,2009年11月7日,該公司在停產檢修過程中就曾發生一起硫化氫中毒事故,導致3人搶救無效死亡。
據了解,此次事故的發生是因該公司四車間二甲苯回收崗位4#蒸餾釜在完成蒸餾二甲苯工序后,將釜內的硫磺渣排入渣桶(鐵桶,130度左右)過程中,操作工錢某不慎將閥門手柄掉入渣桶內,導致渣桶內硫磺渣液體外溢至地面,造成自燃起火引起釜內二甲苯燃燒。事故發生后,工廠在關閉所有設備閥門、切斷電源的同時,迅速啟動應急預案組織自救,后消防人員趕到,大火于10時20分被撲滅,無人員傷亡。據現場目擊者介紹,當時火勢很大,濃煙滾滾。
火災發生不久,環保監測人員到達現場,立即指揮企業人員封堵污水排放口,防止消防廢水和物料流入馬汊河。據監測,火災未造成大氣和水體污染。
14時左右,盡管大火已滅,但《法制日報》記者在現場還是能聞到一股燒焦的味道,發生火災的地點位于該公司后面的廠區,廠區的大門口聚集了許多公安人員,部分工人正在廠區的后側門清掃黑漆漆的道路,路邊停著一輛消防車,后側門里面還有3輛消防車停在里面。
就在記者正在該公司后側門拍照時,一名保安走上前謹慎地要求記者到該公司的前門去了解情況,并稱他們對此事都不清楚。
在與該公司的員工攀談時,記者發現,所有員工均都對此事諱莫如深,該公司前門的一名保安甚至直接對記者表示,自己是剛來的,沒有看見發生大火的情況。
而附近陸營村卞云組的村民卻對該公司頗有微詞。據他們反映,該公司長期排放廢氣,他們每天連門窗都不敢開,他們多次向有關部門反映,但都沒得到解決。
雖然火災造成的后果并不特別嚴重,但繼人員和財產損失慘重的南京棲霞“7·28”丙烯爆燃事故后,再次發生化工廠安全事故,不免令南京的廣大市民深感震驚。一名市民抱怨說,再這樣下去,工作生活都沒有安全感了,有關部門應該進一步抓緊處理這項工作。
一名多年從事城市規劃和管理的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像南京這樣的大城市,從發展初期到目前城區擁有幾百萬人、面積擴大了十幾倍,市政設施越來越先進和健全,但幾十年積累的“城市病”卻缺乏一個強有力的領導機構和研究機構加以研究,充分掌握城市規劃和管理中積累下的各種復雜問題。
據了解,所謂的“城市病”體現在諸多突出問題上:城市垃圾的填埋場所日益緊張,無法用真正環保的方式集約利用和處理,所造成的環境污染短期內難以消除;城市下水道等市政設施由于建造年代和標準不同,部分堵塞滲漏十分嚴重,有的地段已經使用了半個世紀以上,嚴重威脅著城市地下水水質安全;原有城市的各種地下管線錯綜復雜,加上多頭管理,造成地下安全隱患難以短時間內排除;城市發展中造成的渣土車隨意傾倒建材廢料,以及城市空氣質量因為建筑規模擴大造成的空氣污染日益嚴重而得不到徹底改觀等。
“這次事故無疑給有關部門發出了一個強烈的信號,讓城市變得更安全,遠勝于浮在表面的華麗。我們現在要做的是,真正地坐下來商量對策,舉全民之力,讓城市變得更美好。”上述業內人士說。
本報南京10月20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