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元聰
本報訊(記者 劉元聰) 都說武漢是“火爐”,空調也成為江城百姓的生活必需品。與之形成反差,不少公共場所內夏季卻“寒氣襲人”。昨日,武漢綠色江城環保組織報名“呵護江城”,欲對公共場所測“體溫”。
為了節能減排,國務院辦公廳曾下發公共建筑空調溫度控制標準,要求夏季室內空調溫度設置不得低于26度,冬季不得高于20攝氏度。通過持續宣傳和倡導,不少百姓家中已自覺“溫度控制”,不僅為了節約能源,也為防止“空調病”。但在一些寫字樓、銀行內,夏天乍一路過便覺得涼風颼颼,許多白領上班時更是自備外套“防寒”。這些場所是否履行了環保公約,引起民間環保社團的關注。
綠色江城項目負責人柯先生介紹,這項調查計劃持續一年,隨著冬、夏兩季到來,社團將組織志愿者深入大賣場、銀行、寫字樓、行政單位等公共場所,測量室溫高低,詳細記錄,形成一份“體檢表”式的調查報告。“就如建設大道金融一條街,銀行聚集,精英人群扎堆,他們更應該能理解和參與節能減排行動。還有行政單位,他們是政策的制定者,對于國家的號召,他們更應該身先士卒。”